2007年,会稽山新品“尚·海派”推向上海市场,与此同时,原上海石库门品牌销售团队核心领导人物加盟会稽山。2008年,古越龙山再次发力上海市场,古越龙山品牌也成为石库门品牌的强势竞争对手。有业内人士在分析石库门品牌2008年的市场下滑时,除了全球金融危机、资产重组项目等因素外,提出了品牌“七年之痒”的理念。就黄酒这样一个传统行业来说,慎对“七年之痒”至关重要。
石库门品牌于2001年正式进入市场运作,至今正好经历了七年的发展时间。相关证券机构报告指出,在经历了数年的辉煌发展之后,石库门品牌开始在上海市场本身饱和与经济下行周期双重压力下步入成熟阶段,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在2006年—2007年步入阶段性顶点,2008年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它应当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品牌是具有生命力的。不论是古越龙山、会稽山,还是其他历史悠久的品牌,它们都是经过了几十年甚至是数百年的发展、延续过程,并在长期的沉淀过程中不断创新。将品牌发展与“七年之痒”两者放在一起论述是因为品牌与市场的关系就像婚姻一样是一个磨合的过程,从热恋、婚姻、无趣、疲惫到逃离,再到分开或是回归,它并不是常规化的波澜不惊,而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
由于准确的市场定位以及全新的营销策略和市场管理模式,经过六年多的发展,石库门品牌成为了上海黄酒市场上的佼佼者,其品牌知名度也延伸至全国以及国外市场。同时,它高于同行业的利润率也是业内津津乐道的话题。但是,正如经过了热恋和平稳婚姻阶段的夫妻一样,这一品牌给予市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场较为固化的形象也渐渐成为了其品牌发展的“瓶颈”。有不少黄酒品牌也许连短短的六年都不能维持下来而最终被市场淘汰,但是对于一个成熟的黄酒品牌而言,不论这“七年之痒”的理论是否完全能切合其目前的发展状态,不论黄酒行业中其他品牌是否已经经历了或即将面对这一市场考验,对于品牌发展与品牌维护的课题,黄酒行业确实需要做进一步探讨。
就笔者而言,黄酒品牌所要应对的“七年之痒”其“痒点”主要是品牌的增值与升级问题。其中包括品牌的新鲜度、品牌的创新力以及品牌维护与品牌发展等内容。
首先,黄酒往往给人以厚重的感觉,但是对于品牌发展来说,时刻保持品牌的新鲜度是相当重要的。如今,已和石库门成为同门的和酒品牌,在发展之初推出和酒品牌系列产品后,对品牌进行了优化升级,继而推出了金色年华系列,在给消费者更多选择的同时强化他们对品牌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其次,创新是品牌保持持久生命力的主要元素,品牌创新所包含的内容相对广泛,除了产品的创新,技术的创新,理念的创新之外,应对市场发展和变化的策略也是创新的内容之一。不论是成熟品牌还是新兴品牌,市场、消费者是检验品牌成功与否的关键,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能被市场认可的品牌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再者,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品牌的创建之外,品牌的持续发展与维护也是企业应当时刻关注的内容。品牌持续发展包括对品牌价值的提升以及品牌内涵的升级过程,而品牌维护则是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品牌危机处理等内容。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