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的变迁,在文化营销上,白酒也不断推陈出新,看看今天的市场格局,独领风骚者大多都充满了新型的活力。当然,称其为新锐并不确切,因为他们大多都已久负盛名,只是在市场的指引下,利用外部契机不断实现着自身的蜕变,国窖1573之于泸州,水井坊之于全兴,蓝色经典之于洋河等等都诠释了各自一种全新的理念。
在人们艳羡这些品牌取得成功的同时,难免也会产生几许疑惑,曾经作为酒类拓市利器的传统积淀,是否已经退居了次要地位,甚至无关紧要了呢?针对这一问题,牛栏山二锅头近年来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走过的发展之路也许值得深思与借鉴,作为“中华老字号”这样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传统品牌,他们通过不断发掘新亮点显活力,发展的步伐也越迈越快。
2006年,企业销售额已突破8亿,牛栏山酒厂张树峰书记表示,从市场的发展和白酒品牌格局的演变来看,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和消费的理性化,白酒企业对于传统工艺与品牌的传承,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问题的核心在于,这种传承并不是一味地沿袭,而是要用一种创新的心态去对待和把握,最终的目的是让传统品牌获得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影响力引导消费者
据张树峰介绍,“牛栏山二锅头”自清朝时期就已经享誉京城,此后一直牢牢占据北京白酒市场的主流地位。1952年,北京牛栏山酒厂在“公利号”、“富顺成”、“义信号”和“魁胜号”四家老烧锅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市场地位得到提升,“二锅头”几乎成为消费者对于日常饮用白酒的代名词。1999年,“牛栏山二锅头”被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正式授予了“中华老字号”荣誉称号。去年12月,又成为商务部重新评选的第一批中华老字号之一,传统品牌“牛栏山二锅头”的市场影响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市场新形势下,影响力与竞争力之间不能直接划等号,“牛栏山二锅头”又是如何将其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和影响力转化为竞争力呢?张树峰表示,要把产品做到叫好又叫座,需要企业充分展示一个传统品牌独特的魅力,而这种展示决不是空洞的叫卖与吆喝。对此,牛栏山酒厂提出了整合资源,全力打造中国二锅头“第一品牌”的战略构想。
“在实现这一系列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心态,不能使规模和传统的优势成为横亘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鸿沟,相反,应该将其作为与消费者推心置腹的一种理由,体现的是传统老品牌对消费者的体贴关怀。”张树峰说。
牛栏山以此为指导,提出了“展示企业后厨”的概念,即通过积极主动地对外展示, 宣传企业的历史、产品、厂容厂貌、规模、风土人情,从而让消费者进一步了解、认知企业的生产环境、生产规模和牛栏山这个品牌,提高产品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在早期接待相关客户时,企业发现大部分参观者对白酒的酿造过程很陌生,游客对酿造过程很感兴趣。为了宣传推广白酒文化,尤其是二锅头的传统酿造工艺,牛栏山酒厂对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发酵、蒸馏等程序(即通俗意义上说的高粱变成白酒的过程)进行重点介绍,详尽地向游客介绍其中的细节,让参观者在体验酿造工艺时,真正了解了中国酒文化的发展过程。此外,牛栏山还专门设置了可以让其亲身体验烧酒过程的环节。牛栏山酒厂在恢复传统烧酒工艺的同时,注重将其展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参观者可以直接参与到酒的蒸馏过程中去,添加柴火对发酵完成的酒醅进行蒸馏,同时在冷凝设备处接酒,这就是参观者自己烧制的白酒。企业技术人员再为其加以简单的勾调,进行瓶装,酒瓶上标记出“牛栏山酒厂烧酒纪念”字样,作为参观者的实践参观纪念。
这种展示“后厨”的意义不仅仅限于拉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更对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管理提出了新的严格要求,对于市场一线的产品而言,企业内部的生产相对属于后台,各种管理工作、协调工作都隐藏在客户的视线之外。要将其推向服务的第一线,对企业的管理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牛栏山正是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强化管理工作,加强服务意识。
让传统为市场服务
有人提出,牛栏山作为一个传统品牌,的确代表着一种浑厚的二锅头文化。但是,在将来的市场上,这种传统文化会不会产生某些方面的消极作用呢?对此,张树峰分析认为,作为传统二锅头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也许会给消费者带来一些低档的印象,同时也不利于针对年轻一代开展引导,这既是“牛栏山二锅头”作为传统品牌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同时也不失为挖掘品牌潜力,重塑品牌活力的一个良好切入点。传统的力量在这里决定了“低价不等于低档”。
对此,一方面,牛栏山酒厂针对其传统的酿造工艺,首次提出了“传承链”的概念,即从2000年开始,牛栏山酒厂就组织专人寻访酿酒老工人、老技师,对其谈话的文字资料和影像资料进行整理,建档收藏,并加以研究分析。企业还设立了牛栏山文化遗产保护基金,提高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待遇,成立了以老烧酒技师为主体的“牛栏山二锅头”传统酿造技艺顾问小组,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并组织了拜师会,新入厂的青年员工要拜经验丰富的酿酒老技师为师,学习烧酒技艺,采用师带徒的方法,通过老技师的口传心授确保传统技艺的代代传承。
这一系列工作的意义在于确保了“牛栏山二锅头”酒体的传统特色,在此基础上,企业才有进一步挖掘老字号传统品牌潜力的操作空间。而在新鲜活力方面,牛栏山酒厂对2008年也是给予了厚望,如何把握这个机遇,很大程度上将决定这一传统品牌将来能焕发出多少新活力。牛栏山酒厂作为中国的民族企业,必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向国际、国内消费者展示自己的诉求,推介自己的品牌,吸引市场的眼球,抓住世界人民的心。
张树峰分析认为,北京奥运会的赛艇、皮划艇及激流皮划艇等项目的比赛场馆——奥林匹克水上公园,距牛栏山酒厂不到两公里。而牛栏山酒厂本身又是一个开放的、具有接待外宾能力的工业观光式企业。届时,必然会有大量前来参加比赛、参观、旅游的外国友人到牛栏山酒厂参观,领略中国独有的、古老的白酒酿造技艺,体会其中现代科技无法实现的工艺环节。作为北京市乃至全国都颇具影响力的一个快速发展中的老字号企业,这必是牛栏山酒厂一个难得的事件营销机会,可以从中大做“时尚”、“健康”、“国际”、“民族”等一系列文章,让消费者,让全世界了解二锅头早已不是某些人印象中低档白酒的代名词,而是具有悠久工艺、民族特色的文化产物,具有其他品牌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
“只要在这条道路上坚持走下去,中国的白酒传统品牌实现‘老牌不老’是大有希望的。”张树峰充满自信地说。
对于传统品牌来说,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以“积淀”而自矜,其结果很有可能是给自己画地为牢,消费者认可一个品牌,决不会是被它有多么悠久的历史所折服,而是能切实感受到品牌的清晰诉求。说到底,新的活力并不是企业凭空得来的,而是通过认真科学的市场研究,用严谨的态度和进取的精神,从消费者心中争取来的。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尹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