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订单才“生产”,配送货单线联系……不仅假酒产销流程非常周密,据圈内人士告诉记者,造假者甚至还仔细研读了《刑法》相关条例,使用种种手段逃避打击。
一些娱乐场所专门买假酒
本报近日连续报道的西安蓝田、长安工商部门查处“金威”啤酒灌装“百威”啤酒一事在社会上引
起了强烈的反响。那么,西安的娱乐场所还有多少瓶假冒的啤酒?造假者为何会盯上“百威”、“嘉士伯”、“喜力”、“科罗娜”这些品牌?
26日下午1时,一位姓鲁的读者给本报打来电话称,愿意给记者引荐一位知情人士来揭露该造假行业的相关内幕,但前提是绝对不能暴露当事人的姓名和身份。在得到记者的允诺后,他表示可以帮忙联系。
当晚10时30分,在鲁先生的引荐下,记者在北郊一处茶秀包间里见到了爆料人丁华(化名)。丁华表示,自己是中间批发商,从不参与制造生产。2003年以前,丁华主要给各个娱乐场所供应其他货物,因为整天泡在这个行业,和圈子里面的人都比较熟。但基本上都是各卖各的东西,大家互相不干涉。
2003年的一天,一KTV的营销部经理询问她能不能弄点假酒进来,因为当月该KTV的经营收入没有完成任务。当时丁华有些害怕,万一喝死人怎么办?但考虑到还有部分欠款和后期的合作,最后通过别人购买了一批假“百威”、“嘉士伯”等送给该经理。由于后期来找她的人越来越多,从2004年开始就专门做这样的生意。
据丁华介绍,她每天穿梭于各个KTV、酒吧等娱乐场所,主要工作是和这些场所搞好关系,手底下的业务员会向娱乐场所的相关负责人打听啤酒的库存。
据她透露,这些“啤酒”送到娱乐场所后,基本上都是现金结账,这也就是她最后改行做啤酒生意的原因。
造假者接到订单才“生产”
“现在实行的是生产和销售分离,在这条利益链上,不但中间人不允许造假者直接越线供货,即使是娱乐场所,也不会收陌生人的产品的!”丁华如是说:“因为这里面有很多利益在里面,也包含了很多的风险。”
假啤酒究竟是怎样流入娱乐场所的呢?
丁华介绍,根据业务员汇报和娱乐场所的下一批需求,她会亲自给造假者打电话确定数量、品种;一般情况下,造假者在接到订单时才会去生产。以500件(每件24瓶)共计12000瓶为例,一个小作坊六七个人,也就是三四天的时间就能生产出来。
她透露,现在造假酒一般倾向于两种情况:一是高价酒,二是销量大的酒。啤酒每晚在娱乐场所的消费数以万计,做这行生意都是靠量来挣钱,销量大是造假者看中的主要原因。
成本1元 每瓶卖到20-25元
生产一瓶假酒的成本到底有多少呢?丁华表示,也就是0.9元到1元钱之间。
据她介绍,造假者需要的启动资金有2000元就能生产,其中包括场地租赁费用、原材料、压盖机、压码机、制作标签、瓶盖等费用。
造假啤酒一般是买来“金威”劲爽啤酒灌装“嘉士伯”、“喜力”、“科罗娜”等啤酒。以灌装造“百威”为例,其中所需要的原材料“金威”劲爽啤酒每瓶批发价1.2元,每瓶可以灌装2瓶假“百威”。“百威”啤酒瓶每个回收价在0.15元到0.20元,标签0.1元,瓶盖0.1元,其他成本包括工人工资、场地费用等,下来每瓶也就是0.1元;这样下来每瓶假“百威”的成本价在1.05元到1.1元。而清空的“金威”啤酒瓶每个又可卖0.1-0.2元,这样扣除之后,每瓶啤酒的成本价仅1元左右。
中间人给造假者的批发价为1.5-1.8元/瓶;中间人提供给娱乐场所的价格在2.0元-2.5元/瓶;而行货(正厂出品)“百威”供给娱乐场所的是5元/瓶。在一些小的娱乐场所,每打(12瓶)行货价格在150元到240元,每打水货(假啤酒或者参假的啤酒)价格在90元到120元。在一般娱乐场所,“百威”单瓶的价格为20-25元/瓶。
由于假“百威”里面灌装的“金威”,更换了酒瓶包装,且两种啤酒味道相近,顾客一般很难分辨出来。
用过的酒瓶 被打包供给造假者
那么这些假酒流入市场,行货的厂家会无动于衷吗?
丁华表示,现在很多厂家也成立了打假办公室等类似的机构,这些根本上不能解决假酒流入市场问题。
她承认,他们手底下的业务员就曾经和某品牌啤酒打假公司的人发生过冲突,最后还是娱乐城的老板出面解决掉了,那就是:“你(品牌啤酒)说我娱乐城里卖假酒了,我们娱乐城也分不清谁对谁错。好,从现在开始为了防止假酒流入,你的货全部清场。特别是对那些敢让工商、媒体介入的啤酒供货商,这种啤酒以后在娱乐行业就别想混了!”
她同时认为,目前经常遭受假酒困扰的生产厂家,其产品上激光防伪的东西并不多,这样也导致了造假者容易“瞄”上其产品。现在很多娱乐场所将每天晚上用过的酒瓶打包给一些造假者,这也就是现在很多造假者的酒瓶来源,再加上造假者仿真技术越来越成熟,很多假啤酒即使是厂家的促销也未必能分得清楚。
造假者学《刑法》逃避立案查处
对于屡屡曝光的假酒黑窝点被工商查处的消息,丁华表示,这很正常,但是她同时反问记者:“你见过西安最近几年造假啤酒的有几个被判刑了?”
她透露,她所联系的造假者都相当精明,这些人对《刑法》140条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研究得非常透彻。他们非常清楚地知道,警方立案,需要查获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或者当场查获的伪劣产品价值15万元以上,而达不到则只能由工商部门依法扣留假酒、假标签,最多是个行政处罚了事。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窝点只有少许成品,生产一批卖出一批,避免因积压货值太大而被警方立案。
丁华同时表示,因为大家都知道造假是违法的事情,所以在圈内,基本上都是单线联系,造假者将生产好的“百威”、“嘉士伯”等啤酒,送到双方临时指定的啤酒批发部,由批发部老板负责收货和清点,中间人到时安排人送往各个场所,一般交割周期在1天之内,最多不超过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