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都有地产白酒。这些年来,面对外来品牌的入侵、本地品牌的分割,西北五省区的地产酒发展趋势各不相同,在市场争夺战中,地产酒之间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沉浮与崛起。
陕西:西凤、太白“崛起”
陕西有3720多万人,是西北地区人口最多的省,也是白酒消费大省,年均消费白酒16万多千升,历来是酒类企业必争之地。
陕西地产酒主要品牌有西凤酒、太白酒、城固酒、西安特曲、秦川特曲、隋唐玉液、泸康酒等。以往,地产酒所占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外地品牌纷纷登陆陕西市场,争相切分陕西市场这块大蛋糕。曾几何时,鲁酒、川酒、皖酒、新疆酒等纷纷来此跑马圈地,广告、促销、终端等各种战法轮番上演。
外地酒的入侵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但陕西的终端市场却出现“不做终端等死,做了终端找死”的无奈。2003年起,在低端占据优势的地产酒太白酒对中端发力,推出了一系列产品猛攻。2005年元月起,西凤在中高端市场连推新品。
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地产酒已经分成了两大集团:第一集团的西凤、太白,第二集团的长安老窖、老榆林、三粮液、开缸酒、西安特曲、杜康等。西凤、太白市场优势地位已经确立起来,产品、渠道优势互补,形成了较为严密的竞争壁垒;第二集团的各产品都在陕西市场上努力运作,各自都拥有资本实力和文化底蕴。
地产酒强势崛起,陕西给外地酒的感觉不再亲切,而是渐行渐远、可望不可及。2006年,仅西凤、太白的销售收入总和就突破了10亿元。今年1至5月份,西凤、太白均以50%左右的速度增长。但高端以及超高端市场,依然是“茅、五、剑、泸”的天下。
点评:终端数量有限,竞争者实力有强弱,以比竞争对手更加优惠的条件争夺终端,导致了终端营销竞争的加剧。而地产酒的崛起正在改变这一市场格局,尤其是陕西中低端的基础牢固,注定地产酒在中高端也会走好。
甘肃:地产酒大打“保卫战”
甘肃全省有2500多万人,是西北第二人口大省。截至目前,甘肃省有酒类商品批发企业3500多户,兼营、零售酒类商品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共5.3万多户。“茅、五、剑、泸”在高端市场走量稳定,中低端市场上地产酒构筑了厚厚的壁垒。
目前,地产酒在全省各地加大营销力度,促销活动频繁,促销花样更多。在高端市场上,除“ 茅、五、剑、泸”以外,一些名酒的子品牌也不断涌入,如国窖1573、百年盛世、水井坊等。随着高档白酒消费群体的扩大,地产酒也开始进入高端,滨河集团推出了九粮液、九粮国风,金徽推出了金徽原浆。
目前,甘肃地产酒的营销重心开始下沉,除了主打区域市场外,继续在拼终端促销,地产酒在中端市场占有60%左右的份额。消费者对地产酒的忠诚度很高,这是阻碍外地酒在此市场上成长的一个首要原因,像皖酒系列、鲁酒系列等很多产品都是乘兴而来、怅然而去。不过,知名度高的外地酒还是具有一定市场的,如中高端市场出现的泸州老窖、全兴、郎酒、肖尔布拉克;中低端市场出现的沱牌、绵竹大曲、丰谷、河套老窖。
以世纪金徽、陇派、永盛源、古河州等地产酒的营销模式开始逐步走向成熟,这些品牌对来自省外的中高端白酒品牌产生了较强的影响,目前成为众多白酒新品“终端启动市场”的典范。
点评:市场是充满诱惑的,而要真正攻入却是艰辛的。各厂商寻觅商机,希望找到新的入市突破点。面对“一年喝倒一个牌子”的现象,切忌急功近利而不注重质量,应以优良的品质取悦消费者,以诚信取悦经销商,以品牌取悦市场。
青海:青稞酒意欲“东山再起”
青海人喝酒远近闻名,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缓慢的生活节奏,造就了青海人擅饮、好喝的饮酒习惯。 在酒店、家庭“上桌就喝六大杯”已经成为饮酒习惯,人均饮酒量仅次于世界第一大饮酒城市——莫斯科 。在当地白酒市场上,各酒企争斗很惨烈,地产酒和外来酒之间在斗;地产大品牌和小品牌在斗;以五粮液系列为主的川酒和其他外来酒在斗;五粮液系列品牌之间还在斗。
地产酒以青稞酒为主,有互助、西宁老窖、金塔等30多个品牌。由于地产和口味的优势,青稞酒曾经占领了青海的主要白酒市场,当地人餐桌上喝青稞酒、送礼送青稞酒。尤其是2000年以前,青稞酒在市场上可以说是独领风骚,“互助”是其中的佼佼者,成为白酒市场上的地产酒领军品牌。
2000年以来,由于青稞酒营销体系、口感、改制等诸多自身问题,再加上本地小酒厂同类产品和外来品牌的冲击,地产酒的市场急剧下滑,从主导地位下滑到仅占20%左右的市场。这主要是由于以五粮液系列为主的川酒全面攻入青海市场,川酒在当地的市场份额逐年增长,目前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0%以上。看到川酒在青海如此畅销,四川各个酒厂纷纷入青作战,大到沱牌、剑南春、泸州老窖,小到无名小厂,林林总总的川酒充斥着当地的白酒市场。
这几年,面对着川酒咄咄逼人的攻势,地产酒艰难地保护着自己现有的领地。2007年开始,在青海酒协牵头组织下,青稞酒企业组团参加春季糖酒会,还先后邀请策划、营销专家和30多家青稞酒企业老总,召开了三次关于青稞酒发展的研讨会议,今年7月还将举行“青稞酒发展高峰论坛”。目前,青稞酒企业都在寻求新的发展出路,互助、西宁老窖、金塔都在积极开发省外市场,西宁老窖新推出的“喜结天下缘 ”系列,由张海峰操作后,产品远销河南、山西、江苏等地。
点评:青海白酒市场的混战局面一片“斗”。不过,中国有句古话叫“乱世出英雄”,占据地利与人和优势的青稞酒,只要解决好自身问题,提升品质、营销创新,还是可以称霸青海中低端市场的。
新疆:伊力特、肖尔布拉克“对抗”
新疆位于我国最西北,与中亚5国接壤,白酒消费一直看好,占领新疆不仅拥有了当地市场, 还能辐射中亚白酒市场。因此,外地酒与地产酒都想将此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新疆有100多家酒厂,大众消费一般在20至30元之间,婚宴用酒在20元左右,酒店消费在30至40元, 高档宴请则在100元以上。当地消费者比较喜欢高度酒,一般喝酒都在46度以上,高档酒则喜欢50度以上的产品,42度以下的酒很少有人喝。在伊力特和肖尔布拉克两大强势品牌的阻击之下 ,外地酒很难攻破新疆尤其是乌鲁木齐白酒市场。
中低端市场的竞争主要在新疆地产酒之间展开,尤其是伊力特和肖尔布拉克的对抗。对于外来品牌而言,在当地得到认可的是五粮液。尽管伊力特也有高档产品,但五粮液凭借优良的酒质赢得了当地消费者的青睐,在高档宴请和礼品市场有着不错的走量。茅台的酱香型与当地消费口味有一定差别,因此销量要小一些。而其它外来品牌,在市场上没有完全形成气候。
新疆消费者的地产情结比较重,对伊力特、肖尔布拉克情有独钟。近些年,伊力特开发了许多买断品牌,这些品牌主要是被当地一些实力较强、网络健全的经销商买断。在伊力特众多买断品牌中,伊力特十年老窖 (俗称树根老窖)、金牌伊力特、英雄本色卖得比较火爆。
肖尔布拉克是新疆继伊力特之后的第二强势品牌。其主要以低档产品为主,在30元以下价位的产品中优势地位比较明显。其中,8元左右的肖尔布拉克大曲、15元左右的肖尔布拉克特曲、25元左右的肖尔布拉克老窖在低档市场走势良好,以商超、流通为主 。还有产自新疆石河子的小白杨、新安系列酒,在当地走量也看好。
点评:新疆白酒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伊力特和肖尔布拉克霸主地位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动摇,进入新疆要做好心理准备,要费一番功夫才有作为,在质量、口感、包装和顾客满意的品牌忠诚及文化内涵方面下功夫,有收获的可能要大一些。
宁夏:勾兑与自酿“两头走”
宁夏人热情,通常是“先进三杯,再赌酒喝”,结局下来一般是“三个人两瓶、五个人三瓶白酒”的现象。其消费趋势是众多白酒品牌看好的,纷纷挤入宁夏白酒市场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宁夏市场以银川为主,银川以外分银北、银南市场,因其地理的特殊性,不少地产酒企业自己不酿酒,直接买回四川原酒进行勾兑,经过包装后再投入市场;宁夏的河源锁阳酒厂等一些企业也酿造浓香型酒,从而培养了宁夏人喜欢浓香型酒的习惯。因此,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等川酒在宁夏卖得不错。在宁夏市场上,其它香型的外地酒茅台、口子窖也有一定的走量,地产酒主要以沙湖春、龙的传人、西夏贡、龙根等为主。
在促销方面,外来酒和地产酒在包装盒内送打火机或其他礼品的普遍现象,与宾馆酒店、商场超市等销售终端之间还存在着交纳进店费的规矩。要想进入这些地方销售,必须交纳数千元至数十万元不等的进店费。进入酒店后,企业为了促销自己的产品还要“关照”服务员,让服务员向客人们推销自己品牌的白酒,推销出去后服务员还拿着瓶盖领取开瓶费。也有企业一直抵制这些现象,地产酒中的昊王酒业就是其中一个 ,但每月销售额都能超出预期。
目前,以沙湖春、龙的传人、西夏贡、龙根为主的地产白酒,在市场上表现活跃,销售情况看好。沙湖春、龙的传人等品牌负责人都透露,销量比上年同期均有增长。
点评:勾兑与自酿“两头走”的现象,将会有两个结果,要永远守住宁夏市场,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产品。至于包装盒中加送礼品的做法只是短期的手段,长期做会使企业和消费者两败俱伤;消费者、企业、宾馆酒店、超市之间利益怪圈的形成,使得企业与消费者都成了不正当竞争的牺牲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