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市场 > 正文
改变标识混乱局面 葡酒市场尝试“分级”
来源: 《华夏酒报》  2007-04-13 00:00 作者:燕赵
    春阳暖暖,冬日里火热的白酒市场开始退温,葡萄酒、啤酒则迅速“登堂”。葡萄酒中的红酒由于营养价值高、“养人”,正成为时尚一族及注重健康人士的宠儿。然而记者日前在河北石家庄的各大超市却发现,相当一部分葡萄酒的质量标识五花八门,比较混乱,有的只标年份,有的只突出产地,有的还以葡萄树龄的长短来划分等级,让购买者一时难以分辨。

  小品牌标识不明

  在新世隆超市,葡萄酒销售区的张女士介绍,国外的葡萄酒所标识的年份是该酒葡萄采摘的年份,而且产量有限,卖完了就没有了。国内的葡萄酒则不然,一些品牌的瓶体包装上虽然写着1997或者2000字样,并不见得就是那年生产的,所写的这些年份可能仅代表着这一“款”是当时研制出来的而已,只是个纪念,所以会出现2007年生产的葡萄酒却标识着1997字样的标识,这很容易让消费者误以为是“陈酿”。

  据了解,欧洲对葡萄酒进口的标准相当严格,如果不推行与国际接轨的综合分级标准,中国葡萄酒则在品质上很难受到国际认可。

  大品牌先行接轨

  为了防止目前因为标识混乱可能导致的人们对整个行业失去信心,国内一些大品牌已经开始“从我做起”,进行大动作。张裕公司已经与国际接轨,开始实行综合分级的质量标准,所有张裕主流产品均已清晰标上等级名称:“大师级”、“珍藏级”、“特选级”及“优选级”,并且在销售上也与国际接轨。长城公司也推出了一级到五级的分级标准。记者在保龙仓、新世隆超市看到,这些品牌的酒由于分级明确,标识清晰,很方便消费者购买。

  分级是大势所趋

  一位张姓葡萄酒经销商表示,在葡萄酒消费比较发达的地区,许多消费者已经对质量综合分级体系有了深入地了解,并且能针对自己的消费需求选购恰当级别的产品;在葡萄酒市场还处于成长期的市场区域,很多消费者现在也已经学会使用这套分级体系来区分葡萄酒的品质高下。

  他说,虽然目前采用分级的还是少数品牌,但分级是大势所趋。估计在这些品牌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的带动下,会有更多的葡萄酒企业参与进来,到时候国内的消费者再买葡萄酒的时候就不会“摸不着门”了。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徐菲远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