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市场 > 正文
西北市场:中外品牌竞争烈
来源: 《华夏酒报》  2007-02-14 00:00 作者:张怡蓉
     嘉士伯卷土重来力拓西北啤市
     继上世纪90年代末撤资离开中国东部地区后,已是再次卷土重来的丹麦嘉士伯啤酒,借助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东风,加大了向中国西部投资的力度。截止2006年底,嘉士伯在中国的投资总额为12.32亿元人民币,而且大部分投在了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西部地区。
     2004年文章来源华夏酒报2月,嘉士伯大手笔与西藏银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结盟,收购拉萨啤酒厂50%的股份,组建合资的“西藏拉萨啤酒有限公司”,成为全球500强跨国公司中首家登上“世界屋脊”的企业。2004年9月,嘉士伯又收购了新疆乌苏啤酒有限责任公司34.5%的股份,成为惟一在西部落脚的国际性品牌,而且,形成与国内第一大啤酒集团华润在西部相抗衡的势力。
     2004年12月,经过甘肃省内残酷的市场竞争,硕果仅存的甘肃两家啤酒之一,也是我国啤酒业继青岛啤酒、燕京啤酒之后的第三个中国驰名商标的兰州黄河啤酒,又被嘉士伯收购。同时,嘉士伯还与甘肃兰州黄河啤酒公司携手,通过股权转让和共同投资两种方式组建兰州、天水、酒泉和青海西宁4家合资啤酒企业。2006年,嘉士伯又与宁夏农垦企业集团签定了总投资2亿元,年产20万千升啤酒生产合作经营项目协议。至此,嘉士伯已基本完成了在中国西部的布局。
     嘉士伯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曾经进入中国东部,并试图在上海建立自己的品牌,结果却乏善可陈。嘉士伯之所以投资中国西部地区,嘉士伯总部发言人Jens peter Skaarup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嘉士伯在中国有13个酿造厂,既包括合资厂,也包括全资拥有的子公司。我们在中国的全球竞争对手都集中在中国东部地区,我们却主要是在西部,这像中国政府号召的西行战略。截至目前,西部的啤酒消费量人均每年只有5-15升,比中国的平均水平低20%。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人均每年的啤酒消费量都达到了80升,这和西欧的水平大致相当。我们相信,中国西部的发展会提高那里的啤酒销量。”
     青岛啤酒一枝独秀
     啤酒业大鳄一直对西北啤酒市场暗存觊觎之心,国内的青啤、燕京、华润这三大啤酒巨头在这里战事频传。青啤在西安的成功可以说抢占了先机。另外,居全国啤酒五强的河南金星啤酒在咸阳投资兴建陕西蓝马啤酒有限公司,横插在西安青啤门口,以明确的低价位策略迅速占领西北大部分农村市场。加之不甘落寞的兰州黄河啤酒,无疑也给西北啤酒市场之争增加了很多变数。而对于曾经在西安公司任职五年的现任青啤掌门人金志国来说,他对于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啤酒市场的了解,和这个市场的战略重要性也是非旁人可比的,他更不会将西北啤酒市场拱手相让。青岛啤酒的策略是以陕西市场为跳板将市场版图扩展到整个西北。尤其是在青啤收购宝鸡啤酒公司后,可以说是成功地找到了这个跳板。因为宝鸡位于陕西与甘肃的交界之处,其地理位置是商家必争之地,借助宝鸡啤酒在此地的资源优势,青岛啤酒可以迅速抢占周边市场。因而,2006年,青岛啤酒不仅在陕西一枝独秀,而且,在整个西北地区青岛啤酒也让竞争对手望其项背。
     燕京、金威挺进西北
     2006年3月,投资1亿美元的西安金威动工,吹响了进军西北的号角。继金星、金威挺进西北后,2006年9月,燕京啤酒董事会审议通过,决定在新疆石河子市投资设立年产10万千升啤酒的新疆燕京啤酒有限公司,投资额为1.5亿人民币,持股比例100%。为什么“偏僻”的大西北被这么多的啤酒大厂看中?这主要来自西北地区啤酒的高利润。以全国的100多元的平均利润来说,西北地区竟然是全国平均利润的几倍,国内外啤酒巨头纷纷挺进西北就在所难免了。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徐菲远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