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评论 > 正文
“乔洪事件”引发的思考
来源: 《华夏酒报》  2007-05-30 11:09 作者:韩永奇

      五一长假过后,贵州茅台总经理乔洪被双规的消息开始在坊间流传,不日有媒体引证贵州省纪委人士称,乔洪涉嫌贪污受贿被调查。在当事方并无及时公开的辟谣,以及不算短暂的沉默之后,贵州茅台发布公告称,乔洪因工作原因调任贵州省国资委副主任。乔洪双规风波至此似乎平息,但疑问同时到来——深陷“双规”疑云的国有上市公司老总,何以由企业单方面宣布转任政府要职?经过一周的等待,终于得到官方的信息,新华社18日的消息说,贵州省委当天决定对乔洪进行立案调查 ,并采取“两规”措施。至此,贵州茅台股份公司总经理乔洪被双规的消息正式得到确认。但从这场近来闹的沸沸扬扬的茅台风波过后留给我们的却是一串串的思考。

       一是企业负责人是政府官员还是职业经理人?
     一支具有标志意义的股票,一个通知,一纸令下,总经理立即易帅,调任国资部门官员。毫无疑问,在此事操作者的心目中,根本没有职业经理人这一概念,也没有需要对广大投资者交待的意识。只要是国企老总,就相当于部门的人,“我是一块砖,搬到哪里就是哪里;我是一个螺丝钉,拧到哪里是哪里”,以这样的意识想要养成职业经理人与董事会、股东大会层层布局的规则意识,差距何啻万里!中国国有上市公司遭遇行政阻碍的巨大风险暴露无遗。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政企不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和企业家,企业仅是国家这个大工厂下的一个车间或班组。企业发展的快慢,完全取决于政府。改革开放后,企业由政府的附属物转变为市场的主体,经过市场激烈竞争的磨练,一批企业管理者脱颖而出,成为懂业务、善经营、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推动了市场的发展。但是,这种类型的企业家为数不多,没有形成职业化。现在,我们有必要建立职业企业家队伍,而且也具备了建立职业企业家队伍的现实可能性。
     二是国有企业领导人的权力到底有多大?是民主决策还是个人专权?由谁来监督?
     目前,国有企业大部分实行董事长总经理负责制,个人负责就是一人说了算,决策会议都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当下一些企业,什么事都由总经理拍板定案,在一些决策会议上,老好人思想严重,大家的发言只能是隔靴搔痒,民主决策成为空谈。
  其实,这里面也有利益共同体,总经理有什么好处,副总也有,看好处的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大小而已。可是普通职工又能得到多大的好处?因此,要想真正实现民主决策,还必须形成一套约束机制。充分发挥监事会、股东会、董事会的监督约束职能,重视中介机构对企业的监督作用,形成社会监督和评价机制。同时,还要强化任职资格考核、业绩考核和任期审计制度等等。
     三是国有资产监督部门应该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怎样评价他的业绩?
     传统的企业领导任命制或组织推荐、代表举手产生的公司领导,使企业家产生了领导企业是一份官差的错觉,扮演着“官员厂长、经理”的角色。“交椅”能否坐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上级的好恶,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两眼向上、谨小慎微的行为习惯。
  作为国有资产监督部门,在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考察中,必须采取一些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评价办法,特别是要引入实绩考察等环节,建立公正评价干部的指标体系,为选好用好干部奠定一个好的前提和基础。但要真正用好这个办法,把真正得到群众拥护的优秀干部选上来,还要在实绩考察中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横比,更要纵比,综合看发展的成果和效率;还要严格程序,扩大民主,让群众增加话语权,减少个别人的人为因素;还要弘扬正气,形成导向,跑官要官的一律不给,对为民、务实、清廉干部大张旗鼓地委以重任。
     总之,“乔洪事件”暴露出中国国有企业的结构性深层次风险。只有大力培育和完善企业家职业化,才能有利于革除“官员厂长、经理”带来的弊端,杜绝“乔洪事件”的发生。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李蔚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