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评论 > 正文
环境氛围营造力不足
来源: 《华夏酒报》  2007-05-21 18:13 作者:谈晓芬

“中国黄酒国际化高峰论坛”后谈黄酒不足系列之一

        5月12日-15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的“’07中国黄酒国际化高峰论坛”已经顺利落下帷幕,黄酒国际化顺势被推到了世人面前。针对目前的发展现状,国际化环境氛围营造不足、生产规模不足、宣传推广形式不足、核心竞争力不足这四项不足将直接影响到黄酒业的国际化进程。黄酒行业所处的国际社会、经济氛围这些软环境直接影响到它在国际上的发展,而国内以及国际消费市场对黄酒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并不尽如人意,黄酒企业本身对于环境氛围的营造力远远不足。
       目前,国内黄酒行业中有出口业务的企业并不在少数,但是从出口产品内容来看,主要是以中低端产品以及料酒形式为主。事实上,国际化应当是一套完整的体系,产品出口只是其中的一项内容,且过多的从事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对于黄酒国际化并不可取。就如中国的成衣出口业务,虽然量大,但实际效益却不大,倒是国内的低劳动力价格吸引了众多外商前来投资办厂。
       环境氛围这一概念看似虚无,实则厚实。这一点用中国电影业的发展足以说明问题。虽然中国电影起步比世界电影史晚了10年,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它逐渐走向国际,在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东京电影节等屡获殊荣,加之香港、台湾地区电影人的努力,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格局当中已经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中国电影人的实力增长提升了中国电影在国际环境氛围中的影响力,同样地,国际环境氛围将中国电影的融合也进一步激发了中国电影人的创作欲望,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再转到中国黄酒行业来看,黄酒是什么?黄酒有什么吸引消费者的地方?这是连国内某些消费者都无法回答的问题,更何况是远在他国的国际消费群体。对于目前依然偏隅江南的黄酒来说,在未完全实现其全国化复兴征途时,国际化似乎显得遥不可及,中国黄酒与世界不只是一扇门的距离,它要真正走向国际市场还有一段路要走。可以说,小富即安是黄酒国际化氛围难以形成的主要主观原因之一。如果说,获得“绍兴酒”标识使用权的数家企业进行的出口业务,上海冠生园和酒将销售市场延伸到国外等这些是黄酒踏出国门的第一步,那么,古越龙山进入“卡慕”全球免税店则是黄酒在国际市场上一记漂亮的品牌拳。然而,这些动作是远远不足的。如果说当国际市场环境与国内市场同步开发的前提成立的话,两条腿走路远远比单脚跳来得方便。
       黄酒的优势特性早已不是秘密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在国际大环境下,全球60亿潜在消费者都还隐于幕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黄酒并不了解,更有甚者根本没有听说过。黄酒国际化氛围不浓既是客观问题同时也是主观问题,但环境营造能力却是主观问题,黄酒企业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升黄酒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包括其物质及非物质的内容。中国食品科技学会黄酒分会秘书长则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路:他建议学习葡萄酒、啤酒进入中国市场的思路,有实力的企业可以考虑去国外适合的区域建造自己的黄酒厂,就好比是中国餐馆在国外遍地开花一样,在一家家黄酒厂建立起来的同时,当地消费者对黄酒也酒有了一个慢慢认知的过程。不用说,此法颇具实践性,这也是营造黄酒国际氛围的有力途径之一。

传统的黄酒具有与国际接轨的潜质。 【本报记者/李晓飞  摄】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田洪涛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