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 Parker Jr. 在1947年出生在美国马里兰的巴尔的摩(Baltimore)。大学从马里兰大学光荣的毕业,主修历史专业,副修艺术史。之后进入马里兰大学法律学院学习,1973年毕业。在这10年半中,他当了律师,高级律师,之后成为巴尔的摩农业信用银行通用商会法律顾问助理。在1984年3月9日,他辞去了法律顾问助理的职务,开始了全心的致力于葡萄酒的方面的写作。
Parker是最有影响力的酒评家。他自己办了一份刊物《Wine Advocate》,专门刊载他对世界各地葡萄酒的评分报告。这些评分报告有部份收集成书,成为很多酒商和爱好者卖酒和买酒的参考标准。
Parker以前不喝葡萄酒,只喝可口可乐。但有一年他追随女朋友(现在已经是他结婚了30年的妻子)去法国,喝不下法国昂贵的可口可乐,被迫改喝葡萄酒。就像美国人说的,the rest is history。’82 年的法国波尔多葡萄酒还在橡木桶里尚未装瓶时,Parker 赌下他一生的信誉,宣称这是本世纪最好的年份之一。这一年的酒果香重,单宁不强,在橡木桶中的初期阶段充满青春活力,非常吸引人。换句话说,太像加州酒了。有些专家警告这可能不是能久藏的年份,果香淡去之后,可能没有足够的单宁(单宁(Tannin)是一种酸性物质,主要源于葡萄皮和葡萄籽)为骨架以支撑酒在瓶中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当时美国最大的葡萄酒杂志《Wine Spectator》警告她的读者价钱太贵,于是有不少人观望。但是相信 Parker 的人开始买 wine future (酒装瓶上市之前的一两年前就先预订并付钱,便宜很多)。’82 年的波尔多上市之后确定成熟极慢,潜力无穷,毫无疑问可列本世纪最佳年份之一。90年代初期连续几年天气不好之后,’82 年的酒连翻几番,现在已经是天价了。所以 ’82 年的波尔多奠定了 Parker 的声望,他的追随者日增,影响力愈来愈大。
据常和他一起品酒的专业酒商的经验,Parker 有异于常人对单宁的强烈抗力,日品百酒仍能维持味觉的敏锐。
04年夏天他接受法国电视节目现场访问,主持人临时要求他 blind taste 一些他所熟悉的波尔多酒,也就是在不知道酒名的情况下品酒,打分数并猜酒庄和年份。他没有理由拒绝,只好硬着头皮接受。他被带离摄影棚,十一杯酒倒好之后才进来。在摄影机和观众注视之下,他正确猜中其中九种,有七种的分数和他书上给的一模一样。他甚至指出其中一种不是来自波尔多,而猜错的其中有一种是他从没喝过的。Parker 事后说在这十五分钟中他老了二三岁。他承认这一次运气好,因为有一半以上的酒是第一级酒,他非常熟悉,他也曾在其它场合一败涂地。
Parker 的影响力已经到了一个程度,酒商对他又爱又恨。纽约一个酒商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Parker 给不到九十分的酒他卖不掉,Parker 给超过九十分的酒他拿不到。有商学院的学生作专题研究,发现拍卖市场上好酒的增值率受年份、名声、产量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 Parker 给的分数。
为什么独独Parker给的分数对酒的市场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呢?在Robert Parker之前写红酒评论的人很多,但是却少有人如Robert Parker般影响重大。原因何在?其实不是Robert Parker有多么伟大,是当时有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Robert Parker开始写红酒评论的时代,恰恰是美国消费者对红酒开始感兴趣并且其惊人购买力让法国红酒商不得不另眼相看的时代,美国消费者,从来就不是以品味好闻名的。尤其在上个世纪70年代,大多数对红酒感兴趣的美国消费者,对于红酒的了解不比我们“红酒+雪碧”好太多。他们希望要喝到好的红酒,但是又不希望费时费力地去学习那么多复杂的产地、品种以及年份数据,他们希望有直观的评价能够帮助他们进行选购。而Robert Parker相当不错的品酒能力,再加上其简单明了的100分制打分体系,一下子就打动了美国消费者,而美国消费者又依靠庞大购买力打动了法国的红酒商和分销商,如此奠定了Robert Parker在红酒界的地位——小的酒厂酒香不怕巷子深,消费者多为懂酒人士,可以不在乎Robert Parker的评价;但是你只要产量一大需要靠美国普通消费者支持销量,就无法绕开Robert Parker的评价。
著名的例子是北隆河的酒庄 Guigal 所产的三种单一葡萄园的 Cote Rotie,La Mouline, La Landonne 和 La Turque 经常在 Parker 的评分中满分或接近满分。这三种酒有一阵子价格飙成几乎是全世界最贵的葡萄酒,现在虽然冷却下来,但仍然是隆河区最贵的酒。
酒商按照 Parker 的评分进酒,很多消费者完全依照 Parker 的评分买酒,结果满意和失望的都有。所以国际网络上有一个站专门给 Parker 评分,他现在得到的平均分数是八十六分。
Parker 的争议性和受欢迎度与他评酒的方式有关。在他之前,酒评家用文字叙述来描述酒,用比喻和形容词来描述颜色香味和口感,有的人再用几颗星来订等级。这些 Parker 也都做,但他再给每一种酒打一个分数,满分一百。这是一种最直接且一目了然的评分方式,就是学校里大家最熟悉的方法。九十分显然比八十九分高,所以九十分的酒显然比八十九分的酒好,对于卖酒的和买酒的,再也没有比这更方便的参考标准了。
其实,要明白Robert Parker为什么采用100分制而非20分制,就必须仔细看其中的分级,98-100一级,94-97分一级,90-93分一级,类似如此,这种分法几乎和美国大学中A、A-、B+这样的打分制对应的100分制分数是八九不离十的。只要念过大学,就可以直截了当的把分数和A、A-这样的评级联系在一起,明白好坏之分———而读过大学的高教育群体恰恰是Robert Parker的核心受众。
但是,九十分真的和八十九分有差别吗?极有影响力的 UC Davis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的葡萄酒系 (Oenology) 发展出来的评分制度是以二十分为满分,因为根据研究结果,人的味觉并没有办法分辨百分之一的差异,所以一百分中一两分的差别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当然感官的灵敏度因人而异,加上后天的训练,显然有些人的味觉特别敏锐。但是仍要回到根本问题,这个分数到底有多大的参考价值?苹果和橘子可以比分数吗?即始同样是苹果,不同的品种如 Red Delicious 和 Golden Delicious 可以用分数来比较吗?
一般相信 Parker 对波尔多和隆河区的酒的判断是可以信赖的。他对这两个区域很熟悉。这两个区域之外,他的判断就常有争议性。
不同的酒评家有不同的意见,对爱好者其实是一件好事,每个人可以从他们自己的经验中去选择最对自己口味的报告当参考。Parker 的超级影响力其实是国际葡萄酒界的一大隐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Parker 当然也有。他的影响力使得有些酒厂试图迎合他的口味,以便在他的书中得到高分。如果这个趋势得到鼓励,不同地区的特色将会逐渐消失。Parker 鼓吹低收成高品质的制酒方式,当然有正面的效果,但是如果有一天,世界不同地区都开始生产相同葡萄品种风格一致的 Parker Wine,这将是所有葡萄酒爱好者的损失。
Parker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葡萄酒评论家。他一直强调他独立于葡萄酒买卖之外。Parker 很自豪他完全是一个独立而客观的酒评家。他花钱买酒,不接受招待,极力避免利益冲突。他投资他内弟在美国 Oregon 的酒庄 Beaux Freres,所以他从来不评这个酒庄。
评论家们说:“如果说帕克有什么贡献的话,那就是他为战争双方铺平了道路。在精英人物和反对派操纵的、等级分明的葡萄酒社会里,帕克给我们带来了美国式的民主。我想这就是一场革命。”(来自:FCACA.COM)
红酒皇帝Robert Parker使品酒成了技术活
21世纪经济报道 张翼轸
红酒产业有RobertParker这号人物存在,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
称Robert Parker是“红酒皇帝”,相信没有太多的红酒爱好者和从业者会反对———你可以不喜欢这个皇帝,甚至反对这个皇帝,但是却不能否认他对于红酒的生杀大权———Robert Parker创办了一份名为Wine Advocate的订阅刊物,在其中给各类红酒打分。由于有大量的消费者按照Robert Parker的打分购买红酒,所以获得其高分评价的红酒可以立刻身价百倍。以至于后来甚至有不少红酒大厂揣摩他的口味来生产红酒,以便得个好评,卖个好价钱。
Robert Parker给红酒打分采用的是所谓“百分制”,对此有大量人嗤之以鼻,比较科学的抨击理由是:“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葡萄酒系(Oenology)发展出来的评分制度是以二十分为满分,因为根据研究结果,人的味觉并没有办法分辨百分之一的差异,所以一百分中一两分的差别是完全没有意义的。”看着很有道理,但却脱离了一个重要事实。Robert Parker打分虽然满分是100分,但一般从80分起评,实际上和20分制区别不大。
其实,要明白Robert Parker为什么采用100分制而非20分制,就必须仔细看其中的分级,98-100一级,94-97分一级,90-93分一级,类似如此,这种分法几乎和美国大学中A、A-、B+这样的打分制对应的100分制分数是八九不离十的。只要念过大学,就可以直截了当的把分数和A、A-这样的评级联系在一起,明白好坏之分———而读过大学的高教育群体恰恰是Robert Parker的核心受众。
在Robert Parker之前写红酒评论的人很多,但是却少有人如Robert Parker般影响重大。不是Robert Parker有多么伟大,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就在于:Robert Parker开始写红酒评论的时代,恰恰是美国消费者对红酒开始感兴趣并且其惊人购买力让法国红酒商不得不另眼相看的时代,而美国的消费者虽然消费能力惊人,但大多数却是神经大条,对于100分制数字的接受能力远胜过复杂、描述性甚至大量比喻的含蓄文字。
美国消费者,从来就不是以品味好闻名的。尤其在上个世纪70年代,大多数对红酒感兴趣的美国消费者,对于红酒的了解不比我们“红酒+雪碧”好太多。他们希望要喝到好的红酒,但是又不希望费时费力地去学习那么多复杂的产地、品种以及年份数据,他们希望有直观的评价能够帮助他们进行选购。而Robert Parker相当不错的品酒能力,再加上其简单明了的100分制打分体系,一下子就打动了美国消费者,而美国消费者又依靠庞大购买力打动了法国的红酒商和分销商,如此奠定了Robert Parker在红酒界的地位———小的酒厂酒香不怕巷子深,消费者多为懂酒人士,可以不在乎Robert Parker的评价;但是你只要产量一大需要靠美国普通消费者支持销量,就无法绕开Robert Parker的评价。
如果说Robert Parker的100分制打分把红酒这种口感层次丰富的佳酿变成了一个简单的双位数数字,已经使红酒少了一份神秘高深。那么Robert Parker作为一个普通中产的子弟,没有任何显赫的家世的出身,更是使一向讲究传统、品位、格调、历史、传承的品酒,变为了一项依靠大量训练后即可获得的技术活。如果一个世家子的品酒本领还不如一个贫民窟的子弟,那么红酒对于昭显品味的意义恐怕也不过是“海市蜃楼”而已。
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