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啤酒大麦:一个渴望发展的边缘产业
来源: 农民日报  2007-11-13 17:39 作者:孙鲁威

  关于啤酒,中国现在有两个世界第一,一是啤酒产量,二是啤酒大麦进口量。2006年,中国进口大麦214万吨(同年进口小麦61.5万吨),比上年减少4万吨,减1.8%。“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今天,让我们一起关注“小小”的啤酒大麦产业,回眸它的5年历程,看我们能不能形成一个共识,让啤酒大麦像中国优质小麦一样不但替代进口,还实现出口创汇。啤酒大麦也许在整个国民角度来看是个“边缘产业”,但对于适宜区的农民来讲,它既是传统产业,又是核心产业。所以,如果说我们错过了前面5年,那么我们不能再错过今后5年。

  全球碑酒大麦供不应求
  大麦具有生育期短、早熟、丰产、抗逆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又因营养价值高,兼有食用、饲用、酿造等多种用途,因而在发达国家或干旱地区是发展最为迅速的谷物之一。上世纪全世界大麦种植面积增长翻番,面积和总产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居第四位。中国各地都有栽培,但面积逐渐下降。随着市场的需求以及科技的进步,大麦种植面积将会得到恢复。———摘自1996年卢良恕主编《中国大麦学》
  “十五”期间,我国啤酒大麦年均进口量为192.4万吨,市场份额平均为61.9%。其实从2000年8月份起,国际啤酒大麦就进入价格上涨行情,并且势头至今未减,原因是因灾减产,供应紧张。世界上啤酒大麦的供应国主要有4个: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和丹麦。中国的购买量占世界总贸易总量的一半。然而,由于干旱高温,造成全球大麦市场的供求平衡一再被打破。澳大利亚2002/2003年度的产量比上一年度减少了约50%,只剩下90万吨大麦可以向世界市场出口。欧洲2003/2004年度农作物的产量下降,法国冬大麦单产减了30%,春大麦由于蛋白含量超标有25%以上的啤酒大麦转成饲料大麦。到2006/2007年度,澳大利亚大麦产量从上年度的990万吨急剧减少到370万吨。今年,该国出口东亚三国的大麦总数是35万吨左右。据农业部统计,今年1~5月份,我国大麦进口量只有49万吨,同比下降51%。今年以来,国际啤酒大麦价格涨幅已经超过50%,每吨上涨300多美元。
  在2002年以前,我国啤酒行业使用的大麦70%靠进口,到2006年,国产大麦用于啤酒的原料达到249万吨,占到市场份额的53.8%。经过连番的并购、扩张,中国啤酒业已经连续多年维持15%的高速发展。因此,国内啤酒业发展只能接受大麦涨价的事实。此番进口大麦涨价,使国内啤酒企业的生产成本骤增。与去年同期相比,啤酒原料涨价使每吨啤酒的生产成本上涨20%左右。而啤酒大麦在啤酒的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在30%~40%。预测显示,因为货源紧缺,价格奇高,今年我国大麦进口量有可能会跌破100万吨,而通常国内啤酒行业的大麦需求量为400万吨左右。这么大的缺口,只能由国产大麦来弥补。
  事实证明,所有的预测都是准确的。伴随着进口货源紧张,价格上涨,啤酒企业开始在国内培育生产基地。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理事长肖德润介绍,5年来,我国一批大麦原料基地发展了起来,但产量与质量不稳定,所以导致企业抢购,价格上涨。甘肃金昌市今年啤酒大麦开秤收购价每市斤达到0.72元~0.75元,同比增长10%左右。在苏北地区,优质啤酒大麦的厂家上门收购价较去年同期已经上涨了200元~300元/吨,并且供不应求。更有不少质量较好的啤酒大麦还没有上市就被厂家提前下订单购买。中国作物学会大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农学院白普一教授介绍,去年是近20年来我国大型制麦企业和大型啤酒集团采购国产啤酒大麦最多的一年。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啤酒大麦的种植面积接近1000万亩,啤酒大麦总产量在220万吨~230万吨。在市场份额上,接近50%。今年5月底,中国酒类行业协会啤酒分会召集行业巨头,在甘肃召开啤酒原料大会。会上促成啤酒巨头与主产大区签订产销合约。

  各界积极行动推动发展
  我国大麦种植的地理分布广泛。裸大麦区以食用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以饲用为主,西北春麦区以啤用为主。因而,科学地阐明这种复杂的自然和经济条件差异对大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正确地划分我国大麦生态区及其分布,对制定我国大麦种植区划,选建大麦商品基地,提高复种指数和栽培技术水平等,均有着重要意义。———摘自1996年卢良恕主编《中国大麦学》
  2002年以来,发展国产啤酒大麦生产规模和建立稳定的优质产品基地的呼声越来越强烈。2003年4月,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专家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手编制《中国啤酒大麦生产发展规划》。
  2003年7月,由中国作物学会大麦产业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江都显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九源统一制麦有限公司、黑龙江北大荒集团红兴隆种业有限公司承办的“啤酒大麦产业化和麦芽品牌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大连召开。会议达成了中国啤酒工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实现啤酒大麦产业化经营的共识。原农业部副部长、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路明作了题为《啤酒大麦生产是啤酒产业的第一生产车间》的报告。来自主产区的代表呼吁,政府要给予啤酒大麦产业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将啤酒大麦与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大作物一视同仁,取消大麦铁路运输基金,加快制定和实施《中国啤酒大麦生产发展规划》,建设中国优质啤酒大麦生产基地。
  2004年8月4日,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和甘肃省农牧厅主办、甘肃省农科院承办,农业部优质中心协办的《中国啤酒大麦生产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专家论证会暨啤酒原料产业发展论坛》在兰州市召开。此次会议是我国啤酒原料生产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行业会议。会议认为,《规划》思路明确,布局方案科学,建设项目可行,政策建议合理,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实施,我国啤酒原料的生产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了共识:《规划》的实施应与产业化经营相配套,建议尽快成立行业组织,保护农民和麦芽加工业双方利益。与会代表希望,这次大会应成为我国啤酒原料生产发展的里程碑,以论证和落实《规划》为契机,尽快改变我国啤酒原料生产和市场供应的局面。
  当时有媒体报道:“《中国啤酒大麦生产发展规划》即将出台”。但由于种种原因《规划》至今没有出台。到2006年7月10日,由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和哈尔滨龙垦麦芽有限公司、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在哈尔滨举办“全国啤酒原料产业发展论坛”。这次论坛是继2004年8月兰州会议由农业部批准召开的第二次啤酒大麦会议。农业部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到会发表讲话,认为中国啤酒大麦生产与啤酒工业发展不相适应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既有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对发展啤酒大麦生产重视程度的原因,也有近几年啤酒工业迅猛发展与啤酒原料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这需要管理、科研、生产和企业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从国家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出发推动啤酒大麦生产的发展,首先要调动科研部门的力量搞好品种选育和生产区划;其次要在生产适宜区扩大并稳定啤酒大麦种植面积;三是发挥制麦企业的优势,发展和培育中介组织,实行订单生产。
  代表农业部的这番讲话紧接着第二天又发表在另一个啤酒大麦会议上。2006年7月11日~12日,由图腾远东有限公司主办,布勒设备工程(无锡)有限公司协办,北京世纪农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啤酒工业信息网)承办的“2006(第四届)全球啤酒大麦市场分析研讨会”在北京中苑饭店胜利闭幕。本次会议是“啤酒工业信息网”自2003年以来承办的第四次全球性啤酒大麦方面的专业会议。2007年“(第五届)中国啤酒原料市场分析研讨会”如期召开。注意一下,名称由上届的“全球啤酒大麦市场”改为“中国啤酒原料市场”了。这就是发展,这就是中国啤酒大麦产业发展的机遇。当然,如果啤酒大麦生产依然故我,企业也有准备,因为他们已经开始探讨如何降低原料成本,甚至如何开发和寻找大麦替代品,譬如小麦、青稞等。

  货源基地建设步伐加快
  酿造优质啤酒,必须有优质大麦以生产优质麦芽。优质啤酒大麦的标准要求纯度高、千粒重大,皮壳薄,色浅有光泽,蛋白质含量适中(9%-12%),浸出率高于78%,发芽率高于90%等。如果依靠进口大麦,不仅增加国家外汇支出和风险,也难以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故迫切要求建立优质专用啤酒大麦生产基地。———摘自1996年卢良恕主编《中国大麦学》
  5年来,中国的啤酒大麦生产的发展没有停步。据悉,国家科技部、农业部都在一些科研项目中安排了啤酒大麦的育种等科研经费。一些优势区域的地方政府,出台了扶持啤酒大麦产业发展政策,使一些产区的产业优势初步显现,为缓解我国啤酒原料的供需紧张关系作出了贡献。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垦区正在成为国内东中部大型啤酒企业的货源基地。由于啤酒的直接原料不是啤酒大麦而是麦芽,所以这些货源基地在发展啤酒大麦生产的同时,也兴起了麦芽厂建设热潮。甘肃省到2004年的麦芽生产能力超过45万吨,能吃掉该省所产啤酒大麦55万吨,高于该省年总产量。我国目前约有132家麦芽厂,集中分布在哈尔滨、大连、京承秦地区、江阴、宁波、广州和甘肃省河西地区。目前,我国麦芽生产能力已达480万吨以上,超过实际需求170多万吨。麦芽厂的建设在产区形成了龙头带动作用。
  今年西北春啤酒大麦产量居全国之首,可达80万吨~85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9%~41%。但仍产不足需。关键是一些产地的产业化经营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宁夏啤酒大麦生产曾经发展很快,不但满足了本区市场需求,而且销往区外,形成了基本稳定的种植基地。因为啤酒大麦是一种节水高效农作物(可比小麦节水70%),一些农场多年一直种植,2004年总产达到5000吨。近几年,仅“西夏啤酒”每年就需要啤酒大麦1.5万吨,2/3需要从甘肃购买。2003年,北京燕京啤酒集团、河北秦皇岛中轻金麦实业有限公司(麦芽厂)、欧麦保定巴达麦芽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到宁夏联系采购,结果货源紧缺,无功而返。
  而甘肃就抓住了发展机遇。经过多年的发展,甘肃啤酒大麦生产在全国市场上优势凸显,面积和产量全国领先,已经成为国内啤酒大麦和麦芽最大的调出省份,麦芽企业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创下了全国同类行业之最。该省选育的“甘啤3号”和“甘啤4号”,各种品质指标均高于国家标准,麦芽的整体质量水平也达到了全国麦芽行业优级和一级标准。2005年,啤酒大麦面积达到170万亩,产量63万吨。当年7月份,啤酒大麦1500元/吨左右开秤,较2004年同期高出50元/吨左右,这一价格很快被新的纪录打破,形成了抢购之势。为了确保甘肃啤酒大麦产业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底,省农牧厅召开了“啤酒大麦产业发展座谈会”,明确了今后甘肃啤酒大麦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一、引导、扶持加工企业走集团化的道路。二、积极推进建立中介组织,完善加工企业与生产基地的联结机制。三、大力发展新的生产基地,扩大大麦生产规模。四、加大科技扶持力度,通过科技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
  今年,甘肃啤酒大麦种植面积预计达到225万亩,形成以河西走廊、引黄、引大灌区为主体,以中南部半干旱区为补充的优质啤酒大麦生产基地,产量冲刺86万吨大关。“2007年甘肃啤酒原料观摩及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永昌召开,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理事长肖德润说:“永昌啤酒大麦种植面积35万亩,麦芽年加工能力26万吨。这表明,永昌已经成为全国啤酒原料种植与国产麦芽生产加工第一县。”这个县从1986年开始把啤酒大麦作为全县的重点特色产业来发展,全县啤酒大麦的种植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2003年,被国家质监总局列入国家级啤酒大麦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加强宏观调控已成共识
  科学布局优势生产区,分区确立主推品种,推广保优、节本、高产栽培技术,建立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实施标准化生产;突出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着力解决产品质量不稳、生产成本偏高问题;加强产业组织建设,强化技术信息服务,促进国产啤酒大麦产业振兴。———摘自《中国啤酒大麦生产发展规划》送审稿
  即便是甘肃,啤酒大麦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宏观调控指导。“多年来,我省乃至西北地区的啤酒大麦生产直接受到进口大麦数量、价格及国家相关政策调控的影响,种植面积年际间变幅较大。如果进口大麦数量多、价格低,或国家相关政策发生变化,都会对我省啤酒大麦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1996年我省大麦面积曾达到100万亩,但1997年又下降到40万亩;2003年达到创纪录的143万亩,2004年又下降到122万亩。生产的大起大落,使农户和企业都蒙受了很大的损失。”这是在2004年8月农业部甘肃会议上省农业部门做的情况介绍。
  稳定协调发展成了啤酒大麦产业一开始便遇到的问题。北京农学院的白普一教授在近10年对国产啤酒大麦的生产、市场和加工的调查研究中,指出了困扰国产啤酒大麦发展的两大因素、四个问题,提出了四种前景、三个新出路等观点。从2003年承担农业部《中国啤酒大麦生产发展规划》研究与编写开始,他更是常年奔波在啤酒大麦产区,提出了发展啤酒大麦的技术路线并“期待着付诸解决的实际行动”:一是实现“三确立+产业化经营”的问题,即确立最适宜种植区,确立最适宜品种,确立分区实施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实现“龙头企业+经合组织+农场或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二是避开粮棉油主产区在粮食生产的“边缘地区”建立稳定的啤酒大麦产区。三是在啤酒大麦产区发展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有序组织产销。
  2006年7月,“全国啤酒原料产业发展论坛”于会后向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交了“关于加快我国啤酒大麦生产的建议”:一、尽快出台啤酒大麦生产发展规划,统一组织生产,引导啤酒大麦产业健康发展。二、加大投入,把大麦生产和科研列入国家项目。包括进行一次全国范围的品种筛选;修订大麦质量标准;制定优势区域的标准化栽培模式。三、扶持建立中介组织和服务体系,推广订单种植,促进大麦产业形成产业化经营模式。
  啤酒大麦发展需要怎样一个规划?上世纪30年代,我国大麦的种植面积曾达到1亿亩以上,80年代初减少至3000万亩,至今为1000万亩左右。目前我国啤酒大麦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优良品种不足,栽培技术不优,产品竞争力不强,行业管理、社会服务和产业化经营滞后。但国产啤酒大麦竞争优势明显,投入少、单产高、茬口好,具有生态优势、生产优势和科技优势。因此,《中国啤酒大麦生产发展规划》共划分出西北及华北北部、东北、黄淮海、西南、长江中下游五大优势产区。“十一五”期间面积发展到975万亩,总产量增至285万吨。规划建议在“十一五”期间投资1.05亿元建设如下项目:品种引进、选育及保优节本栽培技术推广;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商品啤酒大麦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质量检测中心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规划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增列啤酒大麦良种推广补贴;对啤酒大麦龙头企业进行财政贴息贷款等信贷优惠政策;对国产啤酒大麦用户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啤酒大麦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促进产销衔接。
  规划虽未出台,已经深入人心。

编辑:张勇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