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葡萄串起烟台一个独具特色大产业
来源: 烟台日报  2007-09-15 11:22 作者:未知

     9月23日,烟台国际博览中心,首届国际葡萄酒节将在此拉开帷幕。

    这是一次国际化、专业化的葡萄酒产业盛会。国外多家知名葡萄酒协会,美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智利等国的30多家著名企业,以及张裕集团、中粮酒业、王朝等国内葡萄酒业巨头,将聚集烟台,纵情论“酒”。

    世界瞩目烟台,烟台将给世界一个惊喜。今天,一个融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与文化观光游为一体的复合型产业集群已在烟台强势崛起:中国最大的葡萄酒工业基地,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世界第七大葡萄海岸;140户葡萄酒企业聚集发展,贡献全国近四成葡萄酒产量,中国葡酒十强企业居其三。

    香甜的葡萄,正串起烟台一个独具特色的大产业。

    产业融合

    黄土地上崛起“大车间”

    【显微镜】

    关键词:工人·车间

    这是王作瑄与记者的第二次握手。

    第一次是在2004年。王作瑄担任村支部书记的蓬莱南王街道办事处炮台村,那时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人均纯收入仅仅600多元。

    “现在的炮台村,早已旧貌换新颜喽。”再说炮台村,已经退休的王作瑄乐呵得双眼眯成了一条缝。在他身后,是漫山遍野的葡萄绿。

    原来,在王作瑄的争取下,炮台村成了烟台中粮公司南王山谷的首批基地村。这基地村,与其说是葡萄地,不如说是一个大车间。村里的村民,以每亩1.6万元的土地价格带地入股,成为南王山谷合作社的一名社员和股民。只要愿意,还可以应聘到基地当工人,每天按时上下班,按照基地公司提供的技术标准实行标准化种植。

    王作瑄说,自打成了基地村,不少村民成了“车间”里的工人,收入也节节攀升。去年仅葡萄一项,全村收入就近30万元。不仅如此,炮台村所在地要建酒庄,全村整体搬迁,中粮公司掏钱建起两座住宅楼,水、电、暖俱全。“你说,这跟城里人有什么两样?炮台村不是旧貌换新颜是什么?”

    “获益的不仅仅是炮台村村民。”中粮南王山谷君顶酒庄筹建负责人韩余宽接过老支书的话头说:“由于严格按照工业化标准生产,我们酒庄再也不用为收不到高质量的葡萄发愁了。”

    【长镜头】

    关键词:公司·合作社·农户

    炮台村,是一个缩影,折射的是烟台葡萄种植的模式之变。

    葡萄酒生产,七分靠原料,三分靠工艺。长期以来,葡萄酒生产领域不仅一些小型葡萄酒生产企业没有葡萄基地,就是部分骨干企业也因葡萄基地管理不到位,依靠果农自然种植,葡萄品质得不到保证,进而影响了葡萄酒质量。葡萄原料基地建设模式,由此一直困扰着中国葡萄酒生产企业。“探寻一种较好的基地建设模式,不仅考验着葡萄酒企业的眼光和实力,也决定着一个葡萄产区的发展规模与速度。”市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守生说。

    沿用老模式,发展受困;再创新模式,该如何突破?

    烟台的选择是:借助工业外力,实现一、二次产业融合发展,走企业、农民、政府“共赢”之路。按照国际动植物卫生质量标准要求和国际市场需求,构建一种能够确保葡萄原料质量的基地建设模式,成为全市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理性选择。

    “南王山谷模式”,成为这种探索的先行者。

    在保证土地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烟台中粮创造性地成立南王山谷葡萄生产合作总社,与带地入股的农民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书》,按土地质级及评价折算股金入股,平均每亩折价1.6万元,按每股1元折算股权数,逐年按股权数支付定期股息和分红。“公司+合作社+农户”,一举打破了单纯依靠农业发展农业的传统模式,葡萄与葡萄酒的发展也因此具备了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牢固基础。

    蓬莱葡萄与葡萄酒局副局长张磊说: “合作社按照与烟台中粮签订的合同下达生产计划,严格组织实施标准化生产。不仅全体入股社员可以分红,只要有机会,大家还可以承包基地,或者成为一名基地工人,按月拿工资。实际上,这已是在用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了。这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更让葡萄酒企业得到了原料上的保障。”

    旗帜,是一种引领。标准化的基地“车间”,逐渐成为烟台葡萄种植的风尚。不如如此,引进新技术、开发新品种的热潮也迅速扩散,形成一种热潮。眼下,全市栽培的葡萄品种达50多个,其中红色酿造品种15个,白色酿造品种8个,鲜食品种20多个,酿造兼生食品种8个。葡萄种植基地快速扩张,为葡萄酒产业膨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市葡萄种植面积,增至11228公顷,葡萄年产量高达25.43万吨,分别比“九五”末增加95.6%和150.8%。

    逐群而居

    缔造产业生态优势

    【现场】

    关键词:一带三谷·洼地效应

    “左边是瑞事临酒庄”;

    “前方是金六福香格里拉基地”;

    “往里走是南王山谷”;

    ……

    出市区,穿行在蓬莱206国道两侧,只见漫山遍野的葡萄绵延起伏,酒堡频现,令人目不暇接。“这里,就是蓬莱规划建设的‘一带三谷’。”秋收在望,蓬莱葡萄与葡萄酒局副局长张磊一脸自豪。

    “以206国道烟蓬线为一带,南王山谷、猎王谷、邱山山谷为点的‘一带三谷’,已经形成一个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洼地效应。”张磊说:“截至目前,先后有中粮长城、菲律宾康达、法国露熙等50多家中外企业先后在此落户,‘一带三谷’葡萄基地达到8万多亩,葡萄酒年产量达到8万吨,占全国五分之一———国内每生产销售5瓶葡萄酒,就有一瓶蓬莱造。”

    【纵深】

    关键词:集群·产业生态

    不仅仅在蓬莱。

    眼下,一个众星捧月、群岭生辉的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生态正在烟台形成———

    张裕、中粮长城、威龙为代表的140家葡萄酒企业逐群而居;

    张裕制瓶、丽鹏包装、芝丽华软木等酒瓶、制盖、木塞企业形成配套;

    国家葡萄酒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检验、科研机构为集群发展提供服务支撑……

    “这意味着,烟台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初具规模,初步形成我国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产业配套、检验检测的产业链雏形。”市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守生说。

    专家称,葡萄酒及配套企业逐群而居,形成既互相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企业集群,不仅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自身膨胀壮大的迫切需要,也是烟台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提高整体竞争力,进而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

    烟台,与世界著名葡萄产地法国波尔多和意大利西西里处于同一纬度,土壤、光照、湿度适宜良种葡萄生长,被称为世界第七大葡萄海岸。葡萄与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的自然条件优势无可比拟。顺势而动,四年前,我市启动“中国食品名城”建设,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成为重点培育的产业之一。在“十一五”规划中,葡萄酒产品集群成为全市突出发展的六大集群之一。作为全市葡萄酒生产重镇的蓬莱,更是将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作为“百年立市”产业,成立专门的葡萄与葡萄酒局倾力推动。

    龙头高昂,产业聚集才能更快、链条才能更长,辐射带动力才能更强。为此,我市大力开展专业招商,先后引进中粮长城、天津王朝、新天国际、华东百利、金六福香格里拉等数十家企业,中外投资额超过20亿元。陈守生说:“正是这些企业,将工业化的理念融进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中,从而将农民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葡萄种植的标准化和集群化发展。”

    如今,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形成的集群效应已经蔚为大观。200余家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科研和教学、葡萄酒配套相关企业先后在全市各地扎堆、成长。烟台,已成为葡萄与葡萄酒生产名符其实的“金海岸”。

    ——看规模,葡萄酒年产量19.76万千升,分别占全省、全国葡萄酒总产量的86.1%和39.9%;去年规模以上葡萄酒生产企业完成销售收入70.37亿元,实现利税18.02亿元,利润10.27亿元,分别占全国葡萄酒工业销售收入的54.33%、60.73%和75.90%。

    ——看龙头,张裕、威龙、中粮长城进入中国葡萄酒行业前十强,其中张裕已跻身世界葡萄酒工业前14强。目前,这些龙头企业实力强、信心足,呈现出高点起步、高地聚集和高速推进的显著特征,成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集群膨胀发展的“最佳指数”。

    不仅如此,逐群而居形成的葡萄与葡萄酒产业集群效应,还开始放大到第三产业。仅在蓬莱,目前在建和已建葡萄酒庄达9个,均已与烟台、青岛、威海等地旅行社签订合同,待项目建成后,年可增加游客50万人。“‘酒城’酿出的不仅仅是酒。”蓬莱葡萄与葡萄酒局副局长张磊说,“今后,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观光游也将大有可为,将与葡萄种植与酿造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品牌攻略

    葡萄酒叫响“烟台造”

    【闪回】

    关键词:抱团·烟台葡萄酒

    9月7日,烟台葡萄与葡萄酒产业迎来一个历史时刻。

    是日,市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在华侨宾馆宣告成立。

    “我们应该树立‘烟台葡萄酒’的整体意识,充分利用‘国际葡萄·葡萄酒城’这张名片,叫响‘葡萄酒,烟台造’。”成立大会上,担任协会首任会长的张裕集团公司总经理周洪江表示。

    在首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节即将举行的前夕,市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的成立,被业内寄予厚望。市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加玉解读说:“这意味着,今后烟台葡萄酒企业将抱团发展,聚合力量打造‘烟台葡萄酒’这一整体品牌。”

    【纵深】

    关键词:整体品牌·烟台葡萄酒

    龙头企业张裕掌门人在市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成立时表达的心声,显示出烟台对“烟台葡萄酒”这一产区品牌塑造的渴望:烟台,不仅要保持产业优势,还要占领产区品牌优势的制高点。

    作为中国民族葡萄酒工业的发祥地,烟台拥有辉煌的葡萄与葡萄酒生产历史。百余年前,民族实业家张弼士创建张裕葡萄酿酒公司,从西方引入优良葡萄品种和机械化生产方式,开启了我国葡萄酒工业化生产的新纪元;二十年前,国际葡萄·葡萄酒组织宣布世界上28个国家116个国际葡萄和葡萄酒城名单,烟台成为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烟台,应该利用这些优势,叫响产区整体品牌。”市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守生说,“葡萄酒的生命力在于葡萄、产地、年份、酿酒师。葡萄是酒的先天条件,而年份、酿酒师有太多的偶然,唯一让葡萄酒充满神秘感的是产地。从法国波尔多到美国纳帕山谷,众多优秀的葡萄酒产区刻下的优质、品位、历史的烙印,已经开始跃升为品牌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区形象,打造中国葡萄酒行业中的‘茅台镇’和‘宜宾’,已成为国内不少葡萄酒产区的一致追求:河北昌黎提出打造‘中国干红葡萄酒城’,怀来包装‘中国葡萄之乡’,云南弥勒产区号称‘全球第一榨’,就是如此。”

    与其他产区相比较,烟台产区不仅葡萄酒生产的历史文化厚重,产业基础无可比拟,还拥有世界一流的气候和区位优势。陈守生说,从世界葡萄种植的区域来看,北纬37度,是葡萄种植的黄金纬度,烟台葡萄种植的主要区域,正位于北纬37度附近。这里还具有同纬度地区不可多得的海岸优势,完全符合优质海岸葡萄的“3S法则”,即:阳光、沙砾、海洋。打造产区整体品牌的优势不言而喻。

    谋定而后动。今年1月,市政府将葡萄酒列为加快发展的产品集群,明确将用足用好“国际葡萄·葡萄酒城”品牌资源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继市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成立后,9月23日,首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节将如期召开。“这意味着,烟台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将实现从产业优势到品牌优势的升级,‘烟台葡萄酒’的整体品牌也将越来越响。”陈守生说,“人们有理由相信,‘葡萄酒,烟台造’将成为烟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又一个标识符。”

 


 

 

编辑:张勇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