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市场 > 白酒 > 正文
太白易手凸显资本驱动乏力
来源:《华夏酒报》  2016-08-05 10:00 作者:刘保建

7月11日,深圳前海班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陕西省太白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署收购协议,前海公司出资近5亿元人民币,全资收购太白酒业公司。不到7年时间,陕西太白酒竟二度易手,行业因此出现了不少讨论声音。

作为陕西省著名的白酒品牌,太白酒在西北地区有一定地位,自1999年即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在2007年达到了企业高峰,年销售收入3.73亿元。也正是基于这种品牌优势和延续发展,2009年,华泽集团湖南金六福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太白酒业达成合作,资本与太白酒完成首次合作。

在华泽牵手太白酒业的六年多时间中,华泽集团曾先后在太白酒业投入3个亿,管理上也尽心尽力,不断选派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再造”太白酒。不过,截止到合作结束,两个企业在文化上的难以磨合,也没有通过资本来消除掉。

华泽集团董事长吴向东近期回应称,双方在管理理念、企业文化上出现较大差异,加上行业调整,使得太白酒未能达到当年预估的结果。但是,太白酒是一块优质的品牌,“金字招牌”不如让合适的人来做更有价值,这也是对太白酒业有利的。

吴向东这番回应内容,大约说出了双方企业在“分手”上的最核心因素,来自于文化差异和磨合时间过长等问题,最终未让资本有效促进酒企发展,反而陷入了发展僵局。

据悉,华泽收购后,在推动陕西太白酒业的运营上,很多无法顺利进行,企业内部问题突出,人事变更频仍,甚至很多华泽集团高管不愿意去陕西太白任职。最终,太白酒业也没有在生产和销售上再攀到高峰。

这一事件背后揭露的现象,大约体现出酒企与资本结合存在的最重要问题。资本可以完成对一家白酒企业的收购,但仅靠资本驱动,不能推动企业有效运营。

长期以来,行业有一种不断神话资本魅力的趋势,不但企业追捧资本,舆论也一味强化资本的神奇功能。客观上,多轮的业内外资本曾为白酒行业发展做出贡献,比如改善公司结构,推动企业品牌全国性扩张,加速了公司上市步伐,使企业实现了从产品经营、品牌经营到资本经营的过渡,也为酒厂的基建生产和营销网络完善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证。

在一些即将没落的酒企中,资本表现得最有价值。在资本“真金白银”的帮助下,处于困境和复兴较慢的白酒企业获得了一针强心剂,迅速在生产、管理、营销等各方面有较大的改观,使企业重获新生。此外,对较为传统的白酒企业而言,业外资本公司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财务、制度、人员等各方面的先进模式,可言传身教地帮助企业实现较快发展。

不过,仅有资本显然不够的。近两年,行业不断传出资本与酒企合作失败的例子。凯乐科技剥离黄山头、中粮集团转让所持有的龙虎尊酒业股权、皇台酒业披星戴帽、浏阳河酒业面临停产等,其背后都有过度专注资本运营、忽略酒企实质发展的影子。

也有一些白酒企业在资本助推后,结出了硕果。湖北宜化集团收购的金沙酒业成为逆袭黑马,成为贵州省名副其实的第二大白酒企业和茅台之外第二大酒业集团,天津天士力集团旗下的国台酒业也从碌碌无名发展成为“酱酒新领袖”等。

总体来说,业外资本涉足白酒行业后,成功的少,失败得多。双方的成功显然不取决于资本,而在于资本完成初期构建后,双方是否找到了企业合适发展的方法。

很多资本都对白酒行业报以美好向往,甚至被其超高利润所吸引,但在进入后,才发现行业的特殊性超乎预料,对相对粗犷的野蛮生长无法适应,更一时难以理解“白酒企业在区域历史、气候环境和文化氛围上有非常重要的区域半径依赖”,加之操之过急,以资本方法强行融合白酒管理,最终适得其反。

白酒行业是一个融合民族产业、农业深加工产业、生物科技产业、文化产业等多重属性,具有复合优势的实业,这是白酒行业独有的行业属性,显然并非单一靠资本驱动能玩转的。

回到太白酒二度易手事件,华泽之后,神秘的前海公司接手。据悉,相比华泽,后者有一定的优势,前海公司主要股东都是陕西人,对陕西太白酒业的企业文化更加了解。此外,前海公司还有做酒的经验和成功案例。太白再次重组能否成功回到巅峰,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施红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