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配套 > 正文
食用酒精大起底
来源:  2015-12-21 13:33 作者:

  “我做个不恰当的比喻,中国的很多白酒企业是既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对于白酒新工艺,这是业内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一位要求匿名的白酒专家告诉时代周报。

  “用食用酒精勾兑白酒,大家都是只做不说,悄悄干。而对于固态发酵法,就是干得少,说得多。这就是白酒行业的现状。”上述人士续称。

  作为白酒生产的主要原材料,食用酒精广泛应用于酿酒领域,同时也可应用于化工行业和医疗行业等领域。

  总量或达400万吨

  根据2006年中国酒精产品结构的数据显示,当年中国酒精行业中食用酒精占酒精总量71%,占据主导位置。

  而商业机构慧聪网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白酒产量约为855万吨,其中60%以上,即513万吨白酒是用食用酒精勾兑而成的。

  位于山东的新博润集团是国内最大的食用酒精生产销售商之一,该公司是目前全国产能第二大的以玉米为原材料的酒精生产企业。

  时代周报查阅的一份由该公司提供的研究资料显示:2004年中国国内对食用酒精的需求为230万吨,到2009年则翻了一番,达46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4.9%。

  “这几年食用酒精需求的增长主要源自中国白酒行业和化学行业的发展。”齐鲁证券食品行业的一位分析师告诉时代周报。

  随着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白酒的需求日益强劲;另外,受世界经济复苏的有利影响,化学工业也逐步恢复。

  因此,该分析师判断,从2009年-2012年,国内食用酒精需求的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16.6%,需求总量将在2012年达到730万吨。

  而食用酒精勾兑白酒的比例,每年都在增加。国内权威的白酒专家熊子书掌握的数据显示:在我国“七五”期间,全国新工艺白酒产量为150万吨,占白酒总产量的1/3,比1985年增长近1倍。

  另一位知名的白酒专家沈怡方在1999年给出的研究数据是,市场上近70%的白酒是用食用酒精勾兑而成的新工艺白酒。

  沈怡方的这个话语经媒体报道后在当年引起轩然大波,人们更多地将食用酒精等同于工业乙醇酒精。

  在此后延续至今的十数年里,市场谈“酒精”色变,几无白酒业内人士愿意就食用酒精勾兑白酒提供较准确的数据。

  时代周报记者查阅的由南宁大宗商品交易所提供的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食用酒精产销量为550万吨左右。

  而这一年,用于白酒生产、化工行业和医疗行业的食用酒精消耗量分别占51.3%、47.2%和1.5%。以此推算,当年中国的食用酒精勾兑的白酒产量约在275万吨以上。

  由是观之,尽管业内不愿意多谈食用酒精勾兑白酒的现实,但其增量一直在稳定上升。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统计分析,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169家,完成白酒总产量首次突破千万,达到1025.55万吨。

  不过,一位白酒业内资深人士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一数字存在着问题。他的判断是,“去年全国的白酒产量在550万吨左右,而纯粮发酵的白酒不超过150万吨。”

  如果上述人士所述数字属实的话,那么,去年用食用酒精制作的白酒将达到近400万吨,占整个白酒总产量的72%以上。

  木薯酒精渐成主流

  在中国,食用酒精生产主要依靠玉米、木薯和糖蜜等原料,其中玉米仍是我国主要的食用酒精生产原料。

  “食用酒精主要都是玉米生产的,这牵涉到口味和口感的问题。糖蜜和木薯生产的酒精口感比较涩,而使用玉米生产的食用酒精口感比较好,广泛应用于白酒行业。”白酒业内人士这样分析。

  南宁大宗商品交易所2009年统计的一个数据显示:2008年玉米制食用酒精比例占据食用酒精总产量近68%,而木薯和糖蜜制食用酒精则分别占据食用酒精总产量的24%和8%左右。

  不过,近年来,由于玉米和木薯价格的变化,玉米酒精与木薯酒精的成本优势地位逐渐发生改变。

  “这几年玉米价格持续高涨,涨幅已超出木薯价格变化,所以玉米酒精相对于木薯酒精在成本方面的优势已经丧失。”齐鲁证券食品行业的一位分析师告诉时代周报。

  木薯制食用酒精成本在三大原料酒精中最低,而原料价格的下跌,为木薯制食用酒精生产打开了可观的盈利空间。为此,近年我国木薯制食用酒精产量大幅增长。

  中国的木薯酒精加工业是从上世纪90年代前后发展起来的。现有木薯加工企业30多家,日生产能力约2000吨,年产木薯酒精40多万吨。其中,广西木薯拥有木薯酒精的总产量约15万吨,木薯酒精厂约12家。

  目前,我国有5个省、自治区(即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福建)种植木薯,种植面积约40万公顷,鲜薯总产量约600万吨。

  中国的木薯进口主要来自泰国和越南。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开始运行,木薯的进口贸易有了很好的保障。

  中国和泰国、越南均签署了“早期收获”协议,来自泰国和越南的木薯进口可享受零关税优惠政策。

  广西科学院国家非粮物质生态能源工程技术中心研究员黎贞崇掌握的一个数据显示,根据海关统计,2006年1月,广西口岸进口木薯的产量为6.5万吨,2007年1月广西口岸进口的木薯产量为8.8万吨,比2006年同比增加35.4%。

  而国家海关的官方网站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进口的木薯总量为5026853631公斤,价值1388915721美元。

  (本报记者韩玮对此文亦有贡献)

编辑:赵果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