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配套 > 正文
酒卫士的瓶盖人生———记螺旋杆式瓶用防伪器发明者金国
来源:  2015-12-21 13:26 作者:
  长期以来,假酒一直是困扰酒企发展、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头痛事。消费者一旦喝了假酒,轻则身体不适,重则中毒失明、危及生命,而事故发生地的酒企往往也会无辜受损,声誉大跌。为了杜绝假酒,许多发明者发明了种种防伪酒器,但往往不是价格昂贵,没有市场价值,就是手续繁琐,没有推广价值。不久前,常州盖特防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国贤花了4年时间,研发出一款新型酒瓶防伪器——螺旋杆式瓶用防伪器。这款防伪器操作简单,方便实用。一开酒瓶,一个不锈钢“小阀”就会从瓶口“定居”在瓶颈处,告知“酒瓶子已被使用过”,从而令空酒瓶失去回收利用的价值。笔者闻讯,近日,采访了发明者金国贤先生。

  酒瓶一开即上“烙印”
     
  在金国贤位于钟楼区玉龙路上的办公室里,他向笔者演示了他的防伪“宝贝”:开瓶之前,几乎察觉不到防伪器与普通酒瓶有什么差别,可就在他旋转瓶盖的同时,“玄机”出现了。一个刻着“福”字的不锈钢“小阀”从瓶盖内部弹出,两侧分别伸出“铁臂”,至瓶颈时就自动“锁”在了那里,而“铁臂”的宽度远远大于瓶口直径,无法与瓶体脱离。
     
  金国贤告诉笔者,他的发明经过认证,一旦这个小阀弹出来,至少得一吨的力量才能把小阀的“铁臂”按回阀中。瓶子就这样被打上了已使用过的烙印,酒瓶便失去了回收利用的价值,造假者自然也会对其敬而远之。
     
  金国贤说,酒类传统的防伪方式是激光防伪标贴,一般贴在外包装和瓶口处,要刮开才能识别真伪。可一般消费者顾着喝酒,很少会刮开条码查看真伪。这样的瓶盖酒瓶酒可以被回收使用,造假酒者所做的二次包装的假酒在消费者实施辨别真伪之前,其外观所有特征与原包装几乎没有差异,使得造假者容易实现假冒,而螺旋杆式瓶用防伪器避免了传统激光防伪标贴的上述弊端。

  假酒案萌发防伪心
     
  金国贤下定决心要遏制假酒生产的原因要追溯到2004年,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了广州假酒事件,不法分子利用工业酒精勾兑的假酒导致了56人中毒,11人死亡。这一消息让当时正在经营一家蓄电池厂的金国贤震惊,妻子当时已怀孕3个月,假酒造成的人员伤亡让他不寒而栗。金国贤说:“当时考虑得最多的是妻儿,因为经常和一帮朋友聚在一起会喝上几杯,担心万一有个损失,后果不堪设想。”
     
  随后,金国贤萌生了寻找抑制假酒生产的念头,考虑到假酒一般都要一个真瓶子,回收酒瓶的渠道对于造假者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一次,妻子告诉他,家里的一个旧酒瓶卖了50块钱,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在市面上,受到“真瓶假酒”暴利的趋势,一般一个茅台或五粮液的空瓶要卖到近百元。他想到,如果能截住这个源头,对造假者必然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如果一个瓶子被打上了用过的‘烙印’,造假者就没法回收利用这些瓶子。”于是,金国贤把视线转向了酒瓶盖。
     
  当时40岁的金国贤还在经营一家自己的蓄电池厂,而且生意不错,收入稳定。从念书、当兵,退伍到做生意,金国贤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和一只小小的瓶盖卯上劲。可是,人生往往就是这样出人意料。眼看还有成千上万回收的旧瓶子堆放在那里,就意味着后面还可能有源源不断的假酒流向市场。金国贤实在坐不住了,在我国,假酒泛滥的很大原因是因为酒瓶的回收再利用。金国贤认为,光从酒瓶外面解决这个问题很难实现,必须从瓶的内部来控制。当金国贤将自己想发明一个酒瓶防伪装置的念头告诉妻子时,当即遭到妻子的反对。原因很简单,一个事业有成的商人,一个从没有接触过酒业的外行,凭什么要去趟这趟浑水?可是,金国贤从此就像着了魔,用他妻子的话说,就是“疯了”。
     
  从此以后,金国贤每天除了处理基本的工厂业务外,就是呆在家中研究防伪装置,他梦想做一个全新的瓶盖。从最初的肥皂试验,到画图、制作塑料零件,金国贤花了好几年时间,因为曾是门外汉,他走了很多冤枉路,浪费了很多时间。他从此无暇顾及家庭和刚出生的女儿,没有时间管理自己创办的工厂,2007年,他的厂子不得不关门歇业。
     
  一只小小的瓶盖,让金国贤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发明世界里。虽然他的家底殷实,但随着工厂的关闭,加上发明瓶盖不断投入的成本,妻子开始根本无法理解丈夫不可思议的发明梦想,因此夫妻间开始经常吵架。可是从怨恨到无奈,从无奈到支持,妻子最终还是被丈夫的执着所打动,“有人认为我们是傻瓜,用自己辛苦打拼出来的积蓄,全部投入到一个瓶盖里。”金国贤的妻子孙维伦说。

  获了专利“垮”了实业
     
  有了一个切实的方向后,金国贤便一门心思扑在酒瓶防伪器上,他在家里造了一个“实验基地”,配备了钻床,切割机,老虎钳,游标卡尺,锉刀等器具,专门研究如何做酒类防伪器。金国贤当兵时学会的机械技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最开始他是用肥皂雕刻,研究结构,后来有了稍微成型的思想后,他开始精加工模具。在他的办公室里,笔者看到了8袋子的模具,都是曾经的“失败”,最大的一个高40厘米,直径长10厘米,这是金国贤的第一个成品。金国贤开玩笑说:“我的酒瓶防伪器是在九百九十九次失败的基础上诞生的。”
     
  “2007年,在钻坏了二三十根钻头,报废了五六套锉刀后,样品终于做了出来,并申请了相关专利。”据他介绍,2008年他接到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后,他的蓄电池厂出路岌岌可危,原材料铅从7000元涨到15000元,高进低出,加上他忙于研究酒瓶防伪器,疏于管理,蓄电池厂因亏本而倒闭。酒瓶防伪器的专利批下来,丢了蓄电池厂的金国贤着力于把瓶用防伪器这项专利推向市场,在北京成都等各大酒类会议上奔波,联系全国各地酒商。

  历经曲折壮心不已
     
  研发出的酒瓶防伪器开始让他大大松了一口气,因为在推行的过程中,他所引以为豪的防伪器得到厂商们的一致认可,酒厂无一例外满口称赞——金国贤终于梦想成真了。但在他看来,瓶盖的发明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瓶盖就像人生,还需要有生命力,就是被市场所接受和应用,才算真正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
     
  事实果真如此,金国贤的发明创造很快被泼了冷水,这次泼冷水的不是妻子,而是市场。“因为我属于非政府发明,没有团体,没有行业,属于‘无间道’,市场只有自己去找。”金国贤坦言,我国酒瓶设计、包装行业相对比较成熟,并且已经形成了传统而固定的产业链。换句话说,要想重新改变酒瓶的包装,让新的瓶盖真正投入到酒厂的生产环节中很难。当谈到实际投放市场使用时,“认同”的酒厂却以各种困难委婉拒绝合作。因此有人说,金国贤发明的瓶盖是“叫好不叫座”。
     
  不少公司代表告诉金国贤,激光防伪标贴已经存在了40多年,这种观念要改变还不是那么容易,防伪方式的问题直接牵涉到集团内部的利益。更有业内人士向金国贤讲出“实话”,酒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有一点资本的人都可以进入,买断品牌代理或者做一个新品牌代理都不费力气。行业鱼龙混杂,甚至有不法商家为了眼前利益忽略消费者的安全,在产品中掺假,“能赚到一笔是一笔”的心态不会使他们舍得花钱为自己的瓶子“上锁”。
     
  由于之前根本没有想过这种情况,这些突如其来的打击让金国贤很沮丧,“我花了4年时间发明瓶用防伪器就是为了避免假酒事件的发生,但是如果它不能推向市场,怎么能起到作用呢?”
  
  正当他心灰意冷的时候,一个与其志同道合的酒厂联系上了他。在2009年7月份,他突然接到了来自山东秦池酒业的第一份订单,600只瓶用防伪器。“这种瓶用防伪器投入市场,哪怕是小部分,也能阻止部分品牌酒瓶的回收再利用,消费者上当的几率也就小了一点。”这给了防伪器一块走向市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场的“试验田”。庆幸的是金国贤把握住了,在做完第一笔生意后,他又先后接到了山东秦池酒业的
22500个酒瓶防伪器的订单。
     
  “由于这种瓶用防伪器的科技含量高、安全以及不可仿冒等优点,我们集团在使用后市场反映良好,于是加大了合作量。”不久前,笔者联系了秦池集团销售经理潘文强,他告诉笔者,他们与金国贤的公司合作后,“酒销量”让他们看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于是便又下了两份订单,第三批20000只瓶用防伪器的订单让金国贤会心地笑了。如今,在金国贤的公司里,妻子成了丈夫的铁杆粉丝,保存了丈夫以前一次次试验又一次次失败的瓶盖零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零件就像丈夫一步步走过的脚印。”妻子说,这实际上是金国贤一段不可磨灭的人生。
     
  瓶盖与人生的故事还在继续。金国贤告诉笔者,他在2010年还有很多新的计划,他要努力让更多的酒厂接受和使用他的专利瓶盖,希望有志于酒器防伪的同仁能和他一起将他的发明——螺旋杆式瓶用防伪器推广到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酒企,将假酒驱赶出人们的生活。这是一个酒卫士真正的梦想。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张吉山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