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市场 > 果露酒 > 正文
舜耕庄园董事长龚玲娜:桑树“全身都是宝”(1)
来源:  2015-12-21 06:29 作者:

  五年前,桑果贱卖,年轻的她与丈夫萌发桑果深加

  工的想法。

  十里桑园,一望无垠。在丁宅乡,这里的村民素有桑蚕养殖传统,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桑园,10多年前,不少村民从宁波引种果桑树,那时,村民们与宁波一家果酒厂约定三年包销事宜。谁知桑葚不易贮运,往往一路颠簸运到那里,质量大大受损,结果只能贱价售卖,果农们除过路费和采摘费,这样的售卖没有多大效益。很多果农只好在路边售卖鲜果,当天卖不完,第二天只好全部倒掉。

  这一切,被经营制冷设备生意的龚玲娜夫妇看在眼里。于是,她与丈夫便萌发了深加工桑果的想法,但要付诸行动,还是显得草率。2004年5月,两人约定,先进行一番市场调查,在走访农户中,他们了解到宁波有家桑果酿酒厂,两人还特地跑去作企业考察。

  “开始,我们为深加工成饮料还是果酒而选择,随后的市场调查,我们觉得做果汁,工艺简单,但需要大量广告投入,而且具有季节性,量不做大的话,就会增加成本,保质期也只有1年;果酒的保质期长,还越藏越香,如果销售形势不好,越贮藏价值反而越高。”龚玲娜回忆当初的创业轨迹时说,这样一比较,我们坚定地选择了做果酒产业。

  但果酒如何做呢?这又是一个未知领域。龚玲娜与丈夫东奔西跑,想确切地了解果酒的生产工艺。后来,有位亲戚告诉他们,他们中有一远房亲戚就是在食品研究所工作的,正好就是研究这酒类开发的。

  经过多方打听,龚玲娜夫妇寻到了在杭州一家食品研究所工作的国家酿酒师何国庆。在喜出望外之余,何教授出的几个问题,把他们难住了。他们一没有项目可行性方案,二没有把准酒的投入档位,干的目标不明确,无从谈起。何教授也认为他们年轻人一时冲动,过会儿遇到艰巨困难了,估计就放弃了。

  龚玲娜说,那时,我们已做好全力以赴的准备,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干下去了。为了这一目标,已记不清跑了多少次杭州,有时也常常遇到教授讲课、留学等外出情况而空跑一趟,但我们执着的心终于感动了何教授。

  “同时,一套又一套可行性方案的修改,让我们逐渐明晰了行动目标。”龚玲娜说,可以说,是何教授手把手教会我们怎么做?第一次,他来我们厂房时,就指出了很多不符合食品公司设计的环节,比如消毒池设置,墙面刷新等等。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整改措施落实了。第二次,他来时,就看到许多新变化,很欣慰。

  何教授曾感慨地说,你们夫妇这么年轻,闯事业不容易!后来几次,他谢绝了我们用车去接他,他亲自驾车前来,还简化用餐,在工厂现场指导设备安装。

  设备安装后,就开始了果酒试生产。创业路便在龚玲娜夫妇脚下延伸。

  创业需要激情,需要活力。

  在聆听龚玲娜的创业故事中,我们时时感受到一种创业的张力,那种富有想象力的开创精神,让一株果桑树,幻化成不同产品,恍如走入一个五彩的万花筒,欣喜地感受到新产品开拓成功的魅力。

  短短五年间,从桑葚的开发,到桑枝、桑叶的开发,再到相关酒类开发,一切的一切,是那样的引人入胜,意趣盎然。

  从她的创业故事里,我们读懂了创业的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及百折不挠的品质。

[1] [2] [3]

编辑:乐怡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