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我来到了张老师的画室,我们一起喝茶一边聊汾酒的历史。
张老师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今天,我就给你讲讲晋商的故事吧。酿酒专家们研究发现,虽然现在中国的白酒酿造工艺,各有差异,但是也有很多相同地方,其实是一个‘既统一又有差异’的工艺体系。比如说,中国白酒都是固态发酵,都是用酒曲自然发酵,都采用蒸烧的方式取酒。这说明中国白酒工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统一的源头,而随着各地区气候的差异,又有所区别。”这正是我最关心的话题,我问:“那么这个源头到底在哪里呢?”
“要想知道这源头在哪里,那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得先从晋商说起。”张老师继续说,“明朝时期,晋商是因贩盐而崛起的,当时食盐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是获利甚高的行业,丝毫不亚于今天控制石油和煤矿的利益。山西人因地理之便,又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盐池,又有经营盐业的传统和经验,于是晋商逐渐发展成为当时最大的盐商。”我又问:“那到了清朝,晋商又是怎样的情况呢?”张老师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到了清朝以后,手中撑握了大量财富的晋商,依山西地处中国南北方的交界处的优势,又开始做起了南北贸易的生意。经过发展,晋商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南北贸易商,脚步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远到俄罗斯及欧洲市场。当时有句俗语云‘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晋商。’那时山西汾酒、山西梆子戏、老陈醋,被晋商称为‘三宝’,而汾酒是三宝之最。山西梆子戏,必须是在会馆建好之后才能搭台唱戏,老陈醋只是山西人必备的饮食调料,而汾酒,既能自用,又能招待四方友人,所以山西汾酒随着晋商的脚步,到达大江南北。销量也随着晋商的推广大增,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时汾酒的生产力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全国化需求。所以,当时的晋商就想了个办法,他们就把汾酒的工人带到当地,运用汾酒技术在当地酿酒,这样就解决了当地对汾酒的需求。当时有句俗语云:‘会做山西酒,身无分文天下走’,可见当时汾酒的酒工是多么吃香!”
我继续问:“那山西具体影响了哪些白酒工艺呢?”张老师笑了说:“现在的名酒,基本上都有汾酒的影子,比如茅台酒、西凤酒、泸州老窖等名酒的工艺都受过汾酒工艺的影响呢。当然,要让你信服,是需要证据的,你明天再来吧,我从家里搬一些文史过来,到时候让你看看历史的真相!”
茅台酒工艺真的与汾酒工艺有关联吗?这太让我兴奋了,我希望明天有更大的收获!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宫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