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控股权问题无法达成共识,持续近一年的中粮10亿入股西凤酒的谈判可能最终告吹,面对这一传闻,中粮、西凤高层今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都未置可否。至此,昔日“四大名酒”之一——西凤酒的改制之路再次变得扑朔迷离。
控股权谈不拢
就在上周五的一个白酒行业高峰论坛上,陕西西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智勇向媒体透露,西凤公司改制将在年内完成,计划融资10亿元,目前已经接触了好几家战略投资者。据了解,其中包括刚刚入股蒙牛的中粮集团。
不料几天后,业内便传出中粮可能已放弃收购的消息,原因是被收购方不愿出让对西凤酒的控股权,只希望中粮参股,而这显然不符合中粮的行事风格。
西凤酒厂成立于1956年,1999年组建成立陕西西凤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为10282万股,其中,宝鸡市政府持有国有股7800万股,占总股本的75.86%,其余为社会法人股和职工持股。
贾智勇在上述论坛上表示,目前定下的初步方案仍是“以国资为主导”,改制后新的西凤酒公司国资将占50%的比例。
“谈判已陷入僵局。”一消息人士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由于股权的问题,中粮入股西凤酒的事情肯定进行不下去了。”
贾智勇随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这个事情现在是政府在谈,我不好说。”对于中粮已放弃入股的传闻,贾智勇显得讳莫如深。
记者又拨通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的手机,但其秘书表示于不便就此事接受采访。
中粮或放弃收购
“西凤酒虽然是‘老四大名酒’之一,曾与茅台齐名,但如今按照销量来划分,只能算是一个强势的区域品牌。”酒业营销专家舒国华表示。
当地政府对这个令陕西人骄傲的老名酒寄予厚望。2009年,宝鸡市委、市政府把西凤企业列入全市12户大企业大集团重点建设单位之一。为了达成“百亿西凤”的发展目标,以期实现到2010年西凤成品酒产能达到7万吨;2015年,达到15万吨,原酒产能要达到10.5万吨,销售收入实现100亿元。
而白酒业务一直是中粮的痛。多年来中粮苦苦探索白酒业务,成效甚微。据悉,此前曾与古井贡、洋河、沱牌等企业接触过,均因未达成控股权而无果而终。2002年中粮收购安徽焦陂酒厂,生产“龙虎尊”系列白酒,但业绩平平。
近几年,随着白酒行业加速整合,可供收购的名优企业越来越少,西凤的此次改制对中粮而言可谓机遇难得。2008年下半年,中粮集团开始走近西凤,此外包括新疆德隆、江苏斯威特、深圳万基、海航集团等在内的多家企业也被媒体猜测为潜在收购者。
“宁高宁的个性是‘只做龙头不做龙尾’,如果拿不到西凤酒的控股权,中粮放弃收购的可能性非常大。”舒国华表示,中粮的目标是打造粮食产业集团,要干好就必须拿到控制权,就像收购乳业巨头蒙牛一样,也是以大股东示人。
“西凤似乎高估自己地位的同时,低估了中粮的影响力。”舒国华认为,若中粮入主,为西凤打造成全国品牌或许言之尚早,但肯定会帮助西凤上一个平台,因此对于西凤而言,错过中粮可能会是一笔巨大损失。而对中粮来说,西凤并不是其唯一选择,即使放弃也不会削弱中粮做大白酒业务的信心,今后一定还会有很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