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合浦东园家酒厂 “2009年广西第二批技术创新项目”实施速度明显加快。上半年,东园生物肥生产和销售量均比去年同期翻番,完成新建沼气池9个达1100多立方米,新增储存池2500立方米,引进并消化各类生物下脚料达5万吨,最新引进检测、发酵、提取、纯化、净化设备一批,总价值达200多万元,奶水牛存栏量已达2800头,面积达100多亩的黄牛场即将投入使用,山口镇乌坭岛目前饲养的育珠贝为去年的2倍,珠贝饲养量5000万只,上半年东园企业共完成各类投资500万元。日前,该厂还与华中农业大学签订了相关协议,以期在菌种鉴定及相关技术服务方面展开合作,努力构建校企合作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科技支撑。
据介绍,“2009年广西第二批技术创新项目”共有19个,总投资8057万元,企业自筹8057万元。其中,由合浦东园家酒厂实施的“2009年广西第二批技术创新项目”共有6个,这6个项目投资资金全部为东园企业自筹,总投资1230万元,企业自筹1230万元。
这6个技术创新项目分别是:东园家酒中动物药材有效成分高效提取工艺的技术开发、东园珍珠白酒的技术开发、东园生物有机液体肥的技术开发、东园EM肥水浓缩剂的技术开发、生物质下脚料转变为牛饲料的技术开发、东园水牛奶酪的技术开发。这些项目具有循环经济和生物科技两大特色,是企业循环经济发展和生物科技充分运用有机结合的载体。它们以生物科技为主要实施手段,通过生物技术的手段去解决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技术问题,努力把一些低附加值甚至废弃的原料变为高附加值的优质产品。例如生物质下脚料转变为牛饲料项目,就是利用由酵母菌、乳酸菌、芽苞杆菌等有益微生物菌群进行有机组合形成的一组专用于反刍动物的有益菌群以及经特殊筛选的适合植物蛋白、淀粉、果胶和纤维分解利用的微生物菌群,经过特殊的发酵工艺精制而成的牛羊专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专门处理菠萝渣、芒果核、荔枝核、甘蔗渣、花生壳、牧草、甘蔗尾梢、啤酒糟等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等生物下脚料,使之转化成为适口、营养的牛羊饲料。牛吃了这些饲料以后,不仅膘情好,而且防病抗病能力也相对增强。目前,这6个项目均已批量进行实施,并已基本实现了产业化。
据了解,东园家酒厂原是以生产东园家酒为主的轻工企业。14年来,该厂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探索实践循环经济和生物科技有机统一的发展模式,大搞生态种养并根据企业发展实际逐步扩大其规模,在循环经济和生物科技的共同作用下,企业的产业架构也由原来的东园家酒开发生产逐步向生态农业种养、生态农副产品加工、沼气开发利用、生物肥研发生产等项目延伸,在生物下脚料回收利用、沼气、生物肥、东园奶酪、东园白酒等产品开发中,都充分运用了现代生物科技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东园家酒厂已成为国内首家以自产牛粪(沼渣、沼液)为主要原料生产高效生物液体肥的企业;成为国内首家利用微生物菌种同时对20多种企业下脚料进行发酵并将它变成牛常用饲料的企业;成为在国内率先利用微生物处理方式攻克了沼气池“结壳”难题的企业。这表明:循环经济和生物科技是东园家酒厂成功发展的两大法宝。该厂6个技术创新项目的成功实施,对于进一步提高企业循环经济的运行质量,不断提升东园企业产品的品质和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的节能与环保水平以及在推动企业内部产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