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背景:“振兴苏酒”规划实施十年来,以洋河、双沟、今世缘等企业为代表的江苏白酒产业逐渐恢复昔日风采,再次焕发生机。2008年,江苏省白酒企业销售收入突破8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实现利税32亿元,同比增长60%。洋河实现销售收入3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89%;利税16.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双沟、今世缘销售收入突破15亿元,实现利税分别为6.27亿元和4.72亿元,同比增长59%和97.07%。另外,汤沟两相和、品王、沛公酒业各项经济指标业也创出新高,销售收入分别突破4亿元、2亿元、1亿元。
2009年4月,江苏汤沟两相和酒业有限公司“汤沟”品牌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是江苏白酒行业继“洋河”、“双沟”、“今世缘”、“蓝色经典”之后的又一个“中国驰名商标”,同时也是连云港市的首枚。汤沟的崛起能否打破当前江苏白酒三足鼎立的格局,开创新的格局?
“汤沟”入局之优势
入局,作为象棋术语指的是攻入对方阵地而能构成杀局的着法。入局,同时也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在苏酒振兴行列新的起步。

5月23日,“汤沟”品牌荣膺“中国驰名商标”的庆祝晚会在连云港举行。此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从一定层面上来说,也当被视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为汤沟两相和的战略决策新思路成功的标准,以及企业迈向迅速发展轨道的标志。
2004年9月汤沟酒厂实施改制,当时任县委常委的何继平决定接手背有3亿多债务、1.5亿的银行贷款以及背负3800多人上岗压力、几近破产的原汤沟酒厂,从地方公务员转身成为江苏汤沟两相和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完成公司改制的同时,汤沟两相和也逐渐走向正轨,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在22%左右,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
在上世纪后期,受多种因素影响,江苏“三沟一河”在新形势下遭遇危机。随着汤沟两相和的改制完成,江苏白酒企业基本完成改制,在此期间,洋河、双沟、今世缘开始发力,新“两沟一河”形象开始出现在大众面前,但是在这一波的发展过程中,汤沟并没有迈出走向全国的步伐,依然是以连云港市为主要根据地,逐渐向全省市场迈进。在产品市场推广过程中也欠缺一定的力度,其新品汤沟窖藏在南京的上市活动并没有掀起“汤沟热”。
如果说,洋河、双沟、今世缘领跑江苏白酒,构成了苏酒三足鼎立格局,那么,汤沟的此次发力能否重新回归“三沟一河”阵营,从而拉长苏酒的战线,变三足鼎立为四国争霸的格局,应当是苏酒市场近期最大的看点。
从数据来看,与洋河、双沟、今世缘过15亿的销售额相比,以4亿元销售额为自己做注解的汤沟两相和酒业要想回归“三沟一河”阵营似乎还有一段路要走,但是透过双沟与今世缘的例子看,汤沟两相和挺进10亿元俱乐部的5年规划却又显得并不遥远。从4亿元到突破10亿元大关,双沟、今世缘用了3年的时间,再到15亿元,它们用了4年的时间。
汤沟入局有它的优势所在。何继平认为,汤沟的竞争优势首先在于它的产品。在1984年第四届评酒会上,汤沟酒曾以其独特的风格位列全国白酒第二。从产能上来看,汤沟具备了万吨的原酒生产能力。其次是实力,其中资金实力是一个方面。近年,汤沟已投资3000万元用于改造和扩建生产设施,并将在下一轮规划中启动投资2亿元的技术改造工程。品牌实力则是企业需要具备的更为主要的实力,名酒的品牌往往都是经过了长期的积累,从而形成了品牌资产,而品牌资产是撑起名酒市场一片天的一个支柱。老汤沟品牌在不少消费者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而“三沟一河”的集合效应至今还有效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