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市场 > 白酒 > 正文
葡萄酒业,能否形成一股中国风(1)
来源:  2015-12-21 06:36 作者:

  从2006年开始,我国的葡萄酒生产一直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但自2008年10月起,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葡萄酒业的影响日益加深,2009年第一季度,葡萄酒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5.74亿元,总产量19.76万千升,产值同比下降1.45%,葡萄酒产量下降4.76%,利润下降11%,我国葡萄酒行业近1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与此同时,进口酒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进攻力度。当前,处于金融危机下中国葡萄酒业如何走出一条自己的金光大道,这是行业人士亟待思考的现实问题。

《华夏酒报》曲通春 绘制

  由《华夏酒报》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葡萄酒经济年会,以“寻找中国葡萄酒风格之——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葡萄酒业”为主题,共同探讨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葡萄酒行业如何应对危机,如何转危为机继续发展,引领葡萄酒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共同做强做大中国葡萄酒产业经济。

  笔者认为,中国风格是中国葡萄酒的灵魂,特别是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葡萄酒业,更要寻找自己的个性,自己的风格,走自己的路。因此,此次年会必将有助于推进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那么,如何寻找中国葡萄酒的风格,在葡萄酒业形成一股中国风呢?

  生产中国风格的葡萄酒

  从做酒做起,生产具有中国风格的葡萄酒,这是形成中国风的基础。发展具有中国风格的葡萄酒必须从酿造做起。如果酿不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品质的葡萄酒,发展具有中国风格的葡萄酒就无从谈起。

  要酿造高品质的葡萄酒,就要求葡萄酒企业能埋下头来,从葡萄的种植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起。其实我国的葡萄资源非常丰富,现如今东部、中部、西部逐渐形成了9个葡萄酒产区,分别是:东北产区、渤海湾(昌黎)产区、银川产区、怀涿盆地产区、清徐(黄河故道)产区、烟台产区、吐鲁番产区、云南高原产区、甘肃武威产区。这些产区差异巨大,风格各异,可以生产出不同种类、不同风味的葡萄酒。只要每个企业能够抓住本产区的特点,精心种植适合本产区特点的葡萄,悉心研制葡萄酒工艺,一定可以生产出不同风格、品质优秀的葡萄酒。如今,我国东部产区如怀涿盆地产区、烟台产区等从葡萄的种植到葡萄酒的研制,已做出了很突出的成绩,在世界葡萄酒界已有一定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葡萄酒学院终身名誉院长李华曾表示,中国葡萄酒产业接下来要做的是酿造中国特色,做CHINESE STYLE(中国风格)的葡萄酒。李华强调,生产中国风格的葡萄酒,是葡萄酒行业发展的基础。中国葡萄酒产业必须走自己的路,只有走自己的路才会有创新,只有做CHINESE STYLE,中国的葡萄酒产品才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才能真正生产出适合中国人口味、饮食习惯、消费习惯的葡萄酒。我国有丰富的葡萄种质资源,秦巴山区、东北地区生长的山葡萄,广西生长的毛葡萄,湖南生长的赤葡萄,除了山葡萄品种在远东地区有小面积生长外,都是我国特有的种质资源。李华认为,利用我国特有的优质资源发展葡萄酒产业的中国特色,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之一。

  创建中国风格的葡萄酒品牌

  从品牌做起,积极创建中国风格的葡萄酒品牌,这是形成中国风的必要条件。

  做出了高品质的葡萄酒,就要建立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品牌。

  我国虽然有着悠久的葡萄种植历史,但在葡萄酒品牌的建立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建立一个知名品牌,不是请名人做做广告、做做促销这么简单,它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和企业产品的质量、服务、企业文化等诸多因素密不可分。

  建立和维护一个品牌需要酿酒企业始终如一地坚持做好酒,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特色。如2006年中国的波龙堡有机葡萄酒以其独特的生态理念成为打入法国市场的第一个中国独资的有机葡萄酒品牌。再者如中法合资安徽喀塔斯酒业的仙人掌干红,就是通过其独到的营养理念成为了从国际市场进入国内市场的中国品牌。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公开亮出中国风格葡萄酒的旗帜,才能在狭缝中求生存、谋发展。

[1] [2]

编辑:李蔚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